第三百零四章寿春之战

    第三百零四章寿春之战 (第2/3页)

击溃楚军左翼,然后再对楚王卒进行分割包围。

    在春申君主力与熊锐所部鏖战的时候,果然不出春申君所料,楚军强渡淮水了。

    春申君所没有想到的是,强渡淮水的楚军竟然也是王卒,而且是由楚王亲自率领。

    要知道,楚国一共也不过二十万王卒罢了,也就是说,这次楚王真的是空国来攻。

    更可怕的则是这支王卒的实力。

    不同于熊锐所率领的都是八阶强者的王卒,楚王亲自率领的这支部队,其中的三分之一有着九阶的实力,中高层将领人均神话一阶,甚至不乏神话二阶,剩下的也基本是八阶巅峰。

    哪怕只是九阶初,在军阵的加成下也能够加成到九阶中期,乃至九阶巅峰!部分在加成下甚至能够达到神话一阶。八阶巅峰的王卒在军阵的加成下,也能够达到九阶。

    况且这支部队,还装备了楚国最精良的铠甲、武器,战斗力可想而知。

    楚国自鄢郢之战大败被迫迁都陈都后,就疯狂搜集楚国东方的军队,得十余万人。

    “楚王收东地兵,得十馀万,复西取江南十五邑。”

    楚考烈王所率领的这十万精锐王卒,正是楚国鄢郢之战后,举全国之力集结的十万最精锐的军队的后代,部分中坚甚至就是当年参加过楚襄王西出从秦国手中夺回十五座城邑的强兵。

    他们是楚王手中最后的王牌。

    这次楚王亲率这支部队出动,自然是要决定拼命了。

    事实上,楚王就算是再愚钝,也该意识到不拼命不行了,再不拼命,楚国真的要亡了。

    江南之地丢了也就罢了,淮南膏腴之地再夺不回来,财政的崩溃、粮草的不足,就足以拖垮楚军。

    在楚考烈王的亲自督战之下,楚国最后的精锐气势如虹的冲过浮桥。

    早有准备的朱英黄忠联军,结成箭阵对渡河的楚军发动了饱和攻击。

    楚军虽然结成军阵,又兼有大盾,但在狭长的浮桥地带还是损失惨重。

    然而,楚军的悍不畏死也超乎了联军的想象,前前后后楚军白白战死了上万人之后,终于和联军短兵相接。

    愤怒的楚军向春申君所部展示了什么叫做英勇无畏、悍不畏死!

    事实上,只要君王不惜命,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国的军队都能够爆发出很不错的战斗力。

    在楚军王卒的爆发下,十八万联军竟然被不到三万人的楚国先头部队打的节节败退。

    黄忠瞅准时机瞄准楚王一箭射出,然而百发百中的箭矢在途径楚王的军阵时,却仿佛射入了一团粘滞的液体之中,速度与威力都是锐减,最终虽然射中了楚王,却没有造成致命伤。

    黄忠还想再射,却发现楚王已经被层层大盾保护了起来。而见到楚王受伤,楚军在愤怒之下,竟然爆发出了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黄忠倒是还想点射楚军将领,但很显然,楚军将领早就学乖了,以至于黄忠一时半会都没能找到几个射杀。

    面对呈现出绝对碾压实力的王卒,哪怕朱英的指挥没有失误,哪怕黄忠也竭尽全力,不仅让九万空间兵顶上去,军阵部队更是压在了一线,但也于事无补。

    朱英所部首先崩溃,朱英弃军而逃。

    黄忠所部的九万八阶空间兵也是几乎肉眼可见的成建制被打崩。

    黄忠所部独木难支。

    黄忠只能够壮士断腕,让空间兵断后,自己带领军阵部队战略转移。

    结果黄忠一走,空间兵也很快就全线崩溃。

    朱英和黄忠所部一败,春申君便腹背受敌。

    当时的春申君其实已经击溃了楚军的左翼,楚军的右翼也被压制,春申君所部甚至从侧翼攻入了楚军中军营垒,就快要完成对楚军王卒的包围。

    但熊锐所部王卒的坚韧程度也超乎了春申君的想象,他的正面军阵几乎要被熊锐所部击穿。

    春申君得到黄忠带来的情报,也只能够放弃围歼楚王卒的机会,同样壮士断腕缠住楚军后,指挥大部队后撤,想要退保寿春。

    但几十万人的战场,想要撤退哪能那么容易。

    最终得到消息跟着春申君撤退的部队也不过十余万人。

    雪上加霜的是,当春申君和黄忠所部撤退到寿春城的时候,春申君的心腹何宁不知何时早已退到了寿春城中,紧闭城门不许春申君入城。

    毫无疑问,何宁不知何时已经联络了不少战争代行者乃至春申君的门客,做好了战事不利就背叛的准备。

    无法进城,而熊锐和楚王的追兵也很快追了过来,丧家之犬的春申君所部再次大败,只能向巢湖城方向撤退。

    而在撤退的过程中,春申君再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背叛。

    先是那些封君们纷纷跳反,接着春申君的门客们竟然也有大半选择了背叛,先一步弃军而逃的朱英更是不知所踪。

    春申君此人,虽然不论军事还是民政上的能力都不错,但却没有识人之明,他的门客虽然有三千之巨,但却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真正有才能、够侠义的却没有几个,最出色的也就是朱英和李园,而李园还是一个背叛者,朱英则是个朱跑跑。

    历史上,在楚考烈王快要死的时候,朱英提醒春申君小心李园,结果春申君不听,朱英便逃走了;之后春申君被李园杀死,但是春申君的三千门客,包括朱英,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要为春申君报仇,这在春秋战国时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一句话一个承诺就慨然赴死的大有人在,君主被杀,门客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为君主复仇才对。

    像是智伯瑶的门客豫让,在智瑶被杀后,为了向赵襄子复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不惜身上涂生漆、吞炭火以改变容貌、声音来找机会复仇。复仇失败被抓后,豫让求来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尔后伏剑自杀。

    这种侠义之风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汉代乃至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典韦、夏侯惇、徐庶等人,都曾有过为人复仇的经历。

    但春申君的门客……不仅没有为他复仇的,反而还有弑主的。

    只能说,春申君这个人,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大有问题。

    春申君的惨败,超出了大虞军的意料。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虞军低估了王卒军阵的可怕。

    在楚考烈王带领下的那支王卒,绝对要比现阶段项燕的“风林火山”军阵还要可怕!

    当然了,这两年多,楚军一直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也是导致这场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说到底,大虞军上下都有些轻敌了,觉得再加上黄忠的十万人,怎么也不至于惨败,最坏也能够死守寿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