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与阴后
第四百二十四章 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与阴后 (第1/3页)
杨广只能够选择撤退了。
到了这种时候,哪怕是自负如他,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了。
不管这次东征他有多少大谋划小心思,他都得放弃,因为命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杨广觉悟的还是太晚了。
杨广的敌人可不仅仅是辽河东岸辽东城里的诸葛亮所部,辽河西岸竟然也出现了大批大虞军。
贾诩都督张辽、兀突骨、廉颇、徐晃、乐进等军团通过海运转进登陆的方式,成功绕后,旌旗招展、斗志昂扬的出现在隋军主力的身后,不仅断了隋军的后路,更断了隋军的补给线。
在隋军惊慌万分的时候,诸葛亮所部终于出城,岳飞所部也在飞速赶来的路上。
隋军无奈,决定利用大虞军还没有彻底完成合围的机会,先击败出城的诸葛亮所部,断大虞军一臂,然后集中全力击败河西的贾诩所部。
然而,隋军的这个选择,也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
诸葛亮甚至早就布置好了战场。
此时,杨广所部的隋军主力,其实还有七十多万,民夫、辅兵更多。
这也是杨广的底气。
说到底,杨广并不是不知兵的人,他甚至还是当年灭陈的主帅;当然了,这个知兵也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他的军事水准甚至都远不如董璜。
对于隋军和杨广而言,此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派人殿后,阻挡追兵,然后大军强渡辽水,击败贾诩所部或者至少撕裂贾诩所部的防御,退回到大隋国境范围内。
但是,杨广却想要打一场。
说白了,还是面子作祟,他不想这么丢人的撤退。
结果,隋军刚压到诸葛亮所部布阵的位置附近,隋军厚实的军阵中央就发生了冲天的爆炸。
埋在地下的六千亿张起爆符同时引发,爆炸中心,人马俱碎,周围也震死了一大片,大量战马受惊胡乱狂奔。
隋军厚实的军阵出现了大量的破绽。
利用隋军大乱的机会,极为擅长阵法指挥的诸葛亮从容指挥无当飞军等精锐,杀入隋军阵中,大虞的重骑兵部队随即瞄准隋军薄弱部位,展开凿穿。
陷入了无比混乱中的隋军,有的凭借血气之勇反击,有的四散奔逃,有的跪地投降,有的的呆呆的不知道干什么。
大虞骑兵几乎要将中控的隋军撕裂成两半。
危难时刻,隋军有几员大将挺身而出。
原本应该在明年叛乱的杨玄感,这次竟然当了忠臣,展现出了他的项羽之勇,率领部分杨广的禁卫骁果军逆战,竟然堪堪挡住了黄忠所部。
杨玄感与黄忠竟然斗得旗鼓相当。
大隋最精锐的骁果军也挡住了黄忠所部。
不过,这次杨玄感出战,倒真的不是出于忠心,而是他意识到,再没有人力挽狂澜的话,大隋可就要惨败了!
大军都败了,在这种近乎三面合围的情况下,杨玄感可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跑得了。
所以,他也是在自救。
他自信的觉得,以他的勇猛,这次表现之后,应该可以从容撤退!
除了杨玄感,大将吐万绪、鱼俱罗等也挺身而出,带领麾下还没有乱套的军队填了上去。
李景、樊子盖乃至李渊、裴矩等人也都各展其能。
这些名将和精兵,充分展示了从南北朝大浪淘沙下来的军事贵族和百战强兵们的实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隋军竟然得以重整后军,重新有了一战之力。
不过,隋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杨玄感在转身欲逃的时候,被黄忠射中后心而死;吐万绪、鱼俱罗等大将也战死阵前,他们所率领的军队,也基本损失殆尽。
隋军的前部人马,也近乎全军覆没。
只是一场接触战,大隋就损失了二十余万人。
令人扼腕的是,杨广并没有抓住臣子们拼命所换来的机会。
杨广慌了,他在是战是撤上犹豫了。
杨广并没有把军队压上孤注一掷的去决战,而是命王仁恭率军殿后,他则亲率大军选择了撤退。
这里的殿后,其实和送死并没有差别。
作为忠臣,王仁恭只能够领命。
王仁恭想要据营死守,等掩护隋军主力过河后再进行突围,但是士气低迷的军队很快被诸葛亮所部击破,王仁恭被手下杀死,拎着他的脑袋投降。
而这个时候,杨广的大军过河的也不过三分之一。
等杨广大军二分之一左右过河的时候,河西的大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