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都挺好

    第144章 都挺好 (第1/3页)

    一九八九年的十月,雷雨还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继续轰鸣。

    木樨地22号楼,曹禺先生的住所,今天来了一位客人,说是客人,其实也是曹禺先生的学生。

    “老师,这出话剧,演得真好,周萍演得尤其好。”刘厚生恭敬地坐在曹禺对面,谈论着这些日子戏剧舞台上的大事小情。

    当前,最大的大事莫过于雷雨的演出了。

    “小濮不错。”曹禺看着刘厚生送来的最新一期的中国戏剧,慢慢地就看到了江浔的名字。

    “小濮的话剧演得不错,这小伙子演得也好。”刘厚生凑过去,用手指着自己给江浔写的那篇文章,“很有感染力,也很有戏剧的张力。”

    哦,曹禺不置可否,他在认真地读着刘厚生的文章。

    曹禺的爱人李玉茹大姐笑着给刘厚生斟茶,就留他中午在这里吃饭。

    “不了,社里下午还有事儿,改天我再来看您。”刘厚生站起来,这些日子,他隐约听说,曹禺先生当年曾评价人艺的一位青年演员是塌腰演员,后来他知道了,曹禺口里的那位演员就是江浔。

    可是现在的江浔,他感觉不是塌腰,已经挺起了腰杆子!

    中午的饭,很简单,曹禺午睡后,又把那本中国戏剧拿在手里,却又轻轻地放下。

    晚上吃过晚饭,司机史群吉要回家时,曹禺叫住了他,“史叔叔,晚上还要辛苦你一趟,陪我到首都剧场看场戏。”

    史群吉从五八年就给曹禺开专车,一直到他去世。

    “我就看你一直心神不定的,”李玉茹已是拿过曹禺的外套,“你现在去,来得及吗?”

    “没关系,我把车开快一点。”史群吉笑道,说着就去发动车辆。

    车子一路风驰电掣般直到首都剧场,人艺的铃声刚刚响起。

    于是之、夏淳已经站在门口,票已经售出,也不能让观众退票,曹禺先生也不能去抢观众的票,只能在台后看戏了。

    幕启幕落,曹禺脸上不动声色,观察着舞台上的每个人,也观察着江浔。

    虽然闹不明白曹禺为什么这个时间来看戏,于是之和夏淳都没有问。

    待把曹禺送上车,他才说道,“明天,让年青演员到我家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