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第165章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第1/3页)

    吴玉华的脚步很是轻缓,她慢慢走来,凝望着眼前的护城河。

    江浔的脚步很是快捷,他快步走来,走到不远处,却停下了脚步,冷冷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姑娘,就跟看一个陌生人似的。

    吴玉华转过头来,这就样平静地注视着他。

    “不好,我感觉怎么象是特务接头。”江浔绷不住,一下笑了。

    吴玉华也笑了,她是在山东长大的,随着父母工作变动,全家迁往杭州,她的身上有小鸟依人,甜言软语的时候,也有北方妹子的豪爽。

    “你走路还一瘸一拐的……”吴玉华见江浔这幅模样,其实也想笑,一对恋人在护城河边见面,是美好的,这幅模样,总不是她心里想象的样子。

    “那么重来。”江浔的腿脚还是不利索,就是他强忍着,可是走快了也是一颠一颠的,吴玉华就又想笑。

    “姐,这戏没法拍了。”江浔就是一幅导演的口吻。

    没法拍,他又不能走远,只能回医院。

    可是经过这么一遭,两人也比在剧组时熟悉多了,说起山东,说起上学的经历,吴玉华的话就多起来。

    “我也考过北电和中戏,在朗诵一关上就卡了下来,”下了车进了医院,吴玉华下意识地想扶江浔一把,“没办法后来就考了军艺。”

    当时,评委们一致未通过吴玉华的表演,原因是她的声音过于轻微且含糊不清。

    秋天的风扫过,地上的树叶飘飘扬扬,吴玉华看着不远处的树木,秋天还是来了,当时考北电的时候,她朗诵的就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有感而发,那一年的北平虽不是秋天,可是也是悲凉的。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浔马上接口道。

    哦,吴玉华定定地看着他,“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你喜欢读书吗?”

    美人在骨不在皮,吴玉华的美更在于她身上所流露出的气质,她其实就是这個时代的女文青,喜欢小提琴,也喜欢口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