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试片

    第168章 试片 (第1/3页)

    习惯了北平的秋凉,江浔一下飞机,羊城的热浪立马迎面扑来,浑身上下燥湿一片,感觉呼吸都有些不爽,他赶紧就近找了个洗手间,等再出来时,浑身上下早已是一身夏季打扮。

    “江浔”

    很快,在人群中,他就看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接机牌,举牌的是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

    “内侯,侯勾狠勾逗内。(你好,很高兴见到你。)”江浔的粤语很是熟练了。

    “内侯,唔侯亿思,摇内等左埂乃。(你好,不好意思让你等这么久,车在外面。)”

    机场外面的阳光很刺眼,天空也很明亮,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并且各种口音都有,当然,更多的是粤语。

    车子很快在一间酒楼前停了下来,黄加良导演、邝健人编剧、陈雅芳等演员就笑着迎了了出来。

    “阿浔先喝点汤。”黄加良笑着亲自给江浔盛了一碗汤,“老火靓汤……一路辛苦了。”

    粤东人爱煲汤,也爱喝汤,吃饭前更是先要喝汤,江浔尝了尝,马上竖起大拇指,肉烂汤醇,并且一点不油腻,很好喝。

    俗话说,生在苏州,长于杭州,活在广州,死于柳州,广州的饭简直不要太好吃。

    “沙姜湛江鸡,”邝健人吃得并不多,笑着介绍道,“蘸着沙姜汁才好吃,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

    可是江浔同志并没有什么不习惯,他习惯得很!

    卤水拼盘,滋味十足,深井烧鹅,色泽金红,皮脆肉嫩,丰腴不腻,配上梅子酱,那味道更是超赞!

    他夹了一块蜜汁叉烧,感觉肚里已经塞下不少干货了,这才笑道,“作個广东人,简直不要太幸福,吃得太好了。”

    黄加良与邝健人笑着对视一眼,“那我们可以说正事了,下面日程是这样安排的,今天首映,三天后,也就是11月1日我们的公关小姐正式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

    首映?

    说是首映,其实是试片,八十年代,国内影视界有个好传统,导演们拍完新片,往往会把作品拿到大学校园试映并座谈,听取大学生们的意见。

    比如张艺谋的《红高粱》、白沉的《落山风》、滕文骥的《黄河谣》出国参赛前,都在大学校园试过水,一些电视剧比如黄蜀芹导演的《围城》也曾在复旦大学试片。

    “萨仁高娃后天才到,正好二十四集,三天就可以播完。”黄加良导演给江浔倒了一杯啤酒。

    “在哪个大学试片?”江浔问道。

    “暨南大学,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