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将进酒,杯莫停

    第198章 将进酒,杯莫停 (第1/3页)

    “这酒不能凉,也不能热,要微温……那样酒的香味和酸、甜味才能达到平衡。”

    哦,江浔认真地听着,这似乎跟拍戏没有半点关系。

    “嗯,冯子平酒量肯定不小,也就是说善饮,怎么才能善饮?”

    哦,江浔一听这话,这还是在讲戏啊。

    都说谢导的酒量是酒仙,那肯定有真传。

    “江浔,你看,第一,端杯稳;第二,双眉平;第三,下口深。”

    一杯黄酒顷刻下肚,嗯,他俨然是品酒的老手了。

    此时没有导演了,倒象是两个酒徒在切磋酒艺。

    “我跟你们于院长也喝过酒……”谢晋三杯酒下肚,兴致越发高起来,“那还是在绍兴。”

    在绍兴拍《秋瑾》时,他多次邀李凖、于是之到咸亨酒店,嚼茴香豆,喝老酒。

    “那才真叫够味呢”。

    咸亨酒店那幅“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便是李凖酒兴酣畅之时的手笔。

    紧接着,于是之慷慨挥墨,写下“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士玉壶生春”的对联。

    “我啊,头上戴着乌毡帽,嘴里抿着老酒,就这样看着他们。”

    “对,您是举杯长啸,不知今夕何夕了。”

    对对对,谢晋激赏,他人已微醺了,在醇厚的酒香里,周身暖热起来,冬日的寒气便慢慢散了。

    江浔又举起一杯来,谢晋也不示弱,两人一齐喝下,江浔就摇了摇坛子。

    “今晚酒管够,”谢晋脸色微醺,豪放地挥手,“你得拿出冯子平的样子来让我看看。”

    哦,江浔笑了,“那您得跟我说说您怎么拍电影的。”

    这个谢导当然愿意说,江浔也愿意听。

    他说起来,他在绍兴拍《舞台姐妹》,应邀赴宴,十個人陪他喝酒,竟喝倒了六个,绍兴酒厂的厂长看得连连叫绝。

    他在湖南拍《芙蓉镇》,每餐不离酒,有一顿喝了足足六斤。

    《高山下的花环》两位主演迟迟没有物色好,他急得连酒也几乎不碰了;而等到他终于盼到“梁三喜”和“靳开来”,心情大好,开了一坛绍兴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