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魏延头生反骨?将谋长安!

    第三百一十七章 魏延头生反骨?将谋长安! (第2/3页)

刘禅起身,上前将孟达搀扶起来。

    “将军冲劲十足,实在让人敬佩,我会让汝南调降卒一千到房陵郡来,助你修缮道路。”

    多一千人?

    闻此言,孟达脸上的喜色,那是根本掩饰不住。

    “有殿下这千人支援,此事无忧矣!”

    刘禅表情严肃,说道:“先别将话说得这么满,若是因修路之事,让房陵郡出现叛乱之事,我首要的,便是拿你是问,你可知?”

    “殿下放心,房陵郡必是铁板一块,无人敢反!”

    “剿除山匪、修缮道路、发展民生,一项项事情繁杂,将军一人恐难以应付,我留讲武堂学生十人在此,授以官职,助将军治理房陵郡!”

    那些从汝南带来的讲武堂学生,自然是要沿路撒播下去的了。

    这既是给他们官职,给他们施展抱负,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是刘禅控制地方,监管各地的眼线。

    刘禅的班底,刘禅手下的亲信,刘禅手下的能臣干吏,不是一下子就成的。

    而是要在地方中磨炼,有能力的冒头,刘禅自会重用之,这才是刘禅创办讲武堂的初衷。

    他要掌控地方!

    “若有讲武堂贤士襄助,那更好了!”

    孟达知晓,自家殿下是将自己的人安插在他身上。

    襄助是真,监督也是真。

    但孟达丝毫不在意!

    他生怕自己做的事情,刘禅看不到,现在有殿下的人在身边,那他的表演才有观众不是?

    “那一年后的今天,禅便恭候将军的佳报了!”

    孟达右手捶胸,锤得那叫一个响。

    “末将定不负殿下重托!”

    在房陵郡待了三日。

    了解当地情况,接见当地士族,招收了五十豪强子弟出身的人,充作太子亲卫,又召三人纳入讲武堂,算是浅浅的将房陵郡的士族豪强收心了。

    之后,刘禅召集孟达部众,当即发赏。

    又是酒肉犒劳大军,引得军中士卒万岁声连连,皆称赞刘禅,恨不得为其效死。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刘禅也不久留了。

    让阴县令窦骁带着四千人回南阳去,刘禅则是带着两千人,出了房陵城,朝着上庸而去。

    驻守上庸的,乃是申氏兄弟,刘禅一番赏赐激励,一个大棒一根萝卜,将修缮道路,铲除山匪,发展民生的工作吩咐下去。

    再将讲武堂学生十人安插到上庸郡中,召申家子弟五人入讲武堂,又招当地豪强士族子弟五十人,充入太子亲卫。

    算是简单的将上庸郡的人心收服了。

    之后的操作,便跟在房陵郡无二致了。

    犒军,发赏,在上庸郡军师面前狠狠的露脸!

    作为主君,这人心自然是要收买的。

    三日之后。

    刘禅再度启程,这次的目的地,便是刘封所在的西城郡了。

    跋涉十日。

    这才从上庸郡到西城郡。

    西城外,身着官袍的刘封,早已经领着西城郡一众官吏,在城外等候刘禅了。

    见到刘禅到来,刘封连忙行礼,道:“臣下拜见殿下。”

    没错。

    臣下。

    若是去岁,刘封心中还有些不能有的念头。

    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他早就将自己彻彻底底的放在臣子的位置上去了。

    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他自己也清楚,就算是有非分之想,那也是白搭。

    如今的殿下,是他区区刘封能够碰瓷,能够取而代之的?

    甚至,经过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便是刘封心中,都有些佩服起刘禅来了。

    跟着这样的主公,大王那兴复汉室的大志,才会实现罢?

    “兄长无须多礼,快快起身。”

    刘禅将刘封搀扶起来,说道:“镇压东三郡,领兵前去南阳襄助,兄长所为之事,禅都看在眼里。”

    刘封铿锵有力的说道:“这是臣下应该做的。”

    “到里面再说。”

    刘封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是臣下招待不周了,殿下请。”

    入了城中,西城中入目的景象,便比在房陵、上庸看到的情况好了很多。

    人来人往的,颇为热闹。

    东三郡中,也唯有西城郡中并无匪患。

    并非是真没有山匪,而是刘封率兵前去清剿过好几次了。

    说起刘封,此人还算是有能力的。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