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正奇相合,围点打援!

    第四百七十一章 正奇相合,围点打援! (第2/3页)

好的。

    但这局势不可能真的就按照你想的那样来。

    具体的变数,便要统帅随机应变了。

    诸葛亮用兵,还是以稳妥为主的,不喜欢弄险。

    “孤今日所言,只是给车骑将军一个思路而已,到了战场之上,如何抉择,还得车骑将军临机而变。”

    张飞当即点头。

    “末将明白。”

    再与内朝诸臣商议其他事宜,刘禅也是摆了摆手,说道:“天色已晚,诸位好生歇息罢。”

    从荆州到长安,刘禅横跨数千里,其中都没怎么休息过的,前番在关中世家献的美人身上策马扬鞭,损失了不少精华,如今又费尽脑筋,刘禅表示现在自己只想睡个好觉。

    “臣等告退!”

    诸葛亮等人也非常识趣,尽皆散去。

    众人离去之后,刘禅对着掌印太监吩咐道:“让费祎进来。”

    未久,身着官袍的费祎,便缓步入内了。

    费祎方才行礼完毕,刘禅的话语便传出来了。

    “潼关中的内应,当真可靠?”

    费祎想了一下,说道:“若论在生意场上,裴伟是可信的,但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如京兆杜氏,京兆韦氏,武功苏氏这般,归附于我大汉。”

    潼关确实有内应。

    守城的军将,便是出身河东裴氏,或者说是闻喜裴氏。

    汉国商盟过关中,这潼关守将裴伟便花了大力气在里面,当然,他也从中赚得不少钱帛,更是利用商盟的东西,广交友朋,便是关中的那些异族,都不少与闻喜裴氏亲善的。

    “另外一个呢?”

    这闻喜裴氏在魏国虽然不如颍川士族那般受重用,但也不算是被排挤的。

    闻喜裴氏四子,裴潜、裴徽、裴辑、裴绾,在魏国中都可以说是身居要职。

    加之九品中正制之下,魏国的皇权其实是与世家分享的。

    这种世家,当真会投入汉国的怀抱?

    忠心汉室?

    别开玩笑了。

    在被汉献帝嚯嚯了一大批忠臣之后,汉国现在还有几个真正的忠臣?

    “另外一个只是百夫长而已,且一个月中,只有三日是轮守城池的,便是作为内应,也只能是打开城门而已。”

    这个百夫长,就比较可靠了。

    因为他的家眷都掌握在汉国手中,加之财帛厚待之,忠心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裴伟不可信,便将那个百夫长的消息,告诉车骑将军罢!”

    世家之中,确实是有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习惯。

    裴氏反水一个到汉国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但潼关险要,裴氏怕是不敢在魏国背上丢掉关中的罪名。

    行军作战,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诺!”

    刘禅想了一下,继续说道:“长安城中不安定,可是校事府的探子太多了?”

    刘禅的间军司太好用了,导致现在魏国也大力扶持校事府,虽然能力还不如间军司,但也已经是到可以让汉国头疼的地步了。

    “是有一些,或藏匿在豪门之中,或乔装于市民之内。”

    “想办法揪出来,另外,长安城中的舆论宣传,也要开始了,民心安稳,方才能长治久安。”

    这间军司,一开始便是刘禅用来当宣传工具的,作为后世人,自然知道这舆论宣传的力量。

    有时候这舆论宣传,便可顶得上千军万马。

    “臣下明白了。”

    自从周彻请了产假之后,这间军司的重活便落在了费祎身上。

    这既是权力,也是辛苦。

    肉眼可见的,费祎憔悴了。

    现在刘禅就想当着费祎的面唱一首歌:

    兄弟你瘦了.

    处理完这些事务之后,刘禅便伴着圆圆的皓月,到东宫去了。

    东宫自然也是残破,但经过十数日的修修补补,却还是整出了几间尚还可用的宫殿,以备刘禅歇脚。

    便是未央宫,现在也着手开始建造了。

    并非是大操大办,只是要将正殿建起来,再将刘备的寝宫建起来。

    作为一个皇帝,基本的排场还是要的,这不仅仅是享受,更是代表着国本。

    是一个帝国的脸面以及尊严。

    恰好有不少魏军俘虏,可以做免费的劳动力,花费不多,只是他们的一顿饭而已。

    至东宫,在三个美人的侍候下,刘禅也是渐渐的沉入梦乡。

    但这不代表着刘禅的事情就做完了。

    相反。

    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