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痛失一臂(3000)

    017 痛失一臂(3000) (第2/3页)

    新法的推广,对行政效率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让部分官员觉着自己被约束,不得自由。

    只是如今桓家势大,亲党羽翼遍布六州,这些人也只敢在背后议论。

    同时,桓熙以十万钱寻回家传玉佩的故事也从益州流传到了外地。

    得知此事的司马兴男心疼不已,那可是足足十万钱。

    她埋怨道:

    “熙儿什么都好,就是不会持家,哪有十万钱去换一块玉佩的道理。”

    说着,她转头看向桓温:

    “我怎么从来不知道熙儿还有一块家传的玉佩?”

    桓温得意的笑道:

    “哪有什么家传玉佩,这是熙儿效仿商公,与民立信。

    “以区区十万钱,抚纳獠人之心,真不愧是我桓温的儿子。”

    司马兴男白他一眼:

    “还不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

    “只恨那何充福薄,看不到我儿今日的成就。”

    桓温劝慰道:

    “何相在世时,对我有恩,如今斯人已逝,死者为大,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司马兴男嘟嚷两句,也不再记恨亡者。

    时间来到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朝廷关于伐蜀的封赏也终于下达。

    桓温作为伐蜀主将,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

    袁乔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益州刺史周抚晋爵建成县公。

    朱焘为平西将军,其余诸将,各有封赏。

    身为嫡长子的桓熙也被桓温确立为世子,成为西部六州实际意义上的储君。

    正当众人为朝廷的封赏而欣喜不已的时候,永和四年,五月,梁州刺史,桓温谋主袁乔却在汉中一病不起。

    闻听噩耗,桓温如遭雷击。

    如果说桓熙是他的左膀,那么袁乔无疑就是桓温的右臂,灭亡成汉,仰赖二人之功。

    袁乔命人送来密信,他自知命不久矣,在信中与桓温诀别。

    桓温捧着信纸放声大哭,见者无不动容.

    若非他身居重任,轻易不能离开荆州,桓温非得前往汉中,去见袁乔最后一面。

    同袁乔的诀别信一同被送来江陵的,还有他发往建康的奏表。

    袁乔在将死之际,举荐益州长史、蜀郡太守桓熙为梁州刺史。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桓熙在蜀地的政绩,已经证明了他能够担任方面之任,而益州长史兼蜀郡太守的身份,接任梁州刺史一职,也能够堵上悠悠众口。

    袁乔与桓熙的交情不错,在伐蜀的过程中,二人时常不谋而合,袁乔不知道桓熙作为穿越者,早已洞悉他的想法、态度。

    因而,生出知己之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初,是桓熙坚持将司马勋逐出梁州,如今,袁乔推荐桓熙接任自己,也是在投桃报李。

    桓温命人将奏表送往建康,又遣人入蜀,召桓熙东出,前来江陵。

    不久,梁州刺史、龙骧将军袁乔病逝于汉中,桓温痛失一臂,哀恸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