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娇妻美妾

    108 娇妻美妾 (第1/3页)

    桓熙何尝又不希望被人称呼一声桓王,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敢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就目前来说,时机的确不太成熟。

    自刘邦白马之盟以来,尤其是魏王曹操、曹丕,晋王司马昭、司马炎之后,异姓为王,几乎等同于篡国。

    这种恶劣影响,不是桓熙占据未央宫为府邸,桓温接待宾客时随意口嗨,说什么要遗臭万年,能够相提并论。

    如果桓熙是自己赤手空拳在北方开创一番基业,自然可以对此置之不顾,别说称王,他在占据雍、秦、梁三州二十二郡之后,甚至都有了称帝的资本。

    毕竟司马氏在北方实在不得人心。

    但他不能只图自己快活,还得顾及桓温的处境。

    桓温如今与东晋朝廷正处在斗而不破的状态,如果桓熙冒然称王,江南舆论自然伤不了桓熙分毫,可桓温就得直面那些指责。

    不管怎么说,桓熙北上创业的时候,桓温还是给了他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比如将梁州八郡交给了桓熙,还附带赠送了五千精兵随他赴任。

    对于桓熙来说,时机成熟,或许还得借助殷浩北伐的东风,但至少不是现在。

    王猛、权翼二人虽然都有主见,但也不会为了桓熙是否称王一事,在桓熙明确反对的情况下,自作主张。

    原时空中,是否留下慕容垂,在二人看来,是关系到前秦基业安危的事情,所以他们才会不顾苻坚的反对,擅自行事,或是设计暗害,或是直接派出刺客。

    如今桓熙决定暂不称王,固然让二人的空欢喜一场,但也不会坚持要为他加上王号。

    马车最先在权翼的府前停下,权翼离开后,车厢里只剩了桓熙与王猛,二人没说几句话,马车便来到了未央宫前。

    桓熙走下马车,与王猛告辞,王猛自然得回去征东大将军府,而按照桓熙过去的习惯,非得在家玩乐几天,才会出面主持军国大事。

    实在是出征在外的日子太枯燥,好不容易回来了,总得给自己放个三五天的小长假。

    谢道韫怀胎八月,挺着一个大肚子,出行不便,也怕磕了碰了,故而没有去迎桓熙。

    这也是桓熙在派人通报行程时,特意叮嘱的。

    桓熙回到未央宫,并没有直奔椒房殿,而是去了清凉殿。

    清凉殿是西汉时,皇帝夏居之殿,用以消暑,桓熙在清凉殿下又置冰井台,盖上凿孔,使冷气上涌,即使在盛夏,殿内也仍然感到清凉无比。

    桓熙离开前就曾叮嘱,天气若是炎热了,便让谢道韫搬去清凉殿。

    如今桓熙直奔清凉殿,果然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妻子。

    谢道韫慵懒的坐在胡床上,旁边的桌子还盛了一碗冰镇酸梅汤。

    冷饮自古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会在酒中添加冰块。

    当然,冷饮真正要在古代走进千家万户,还得是唐代发明硝石制冰的技术之后。

    如今要想喝上冷饮,必须要挖上一处冰窖,用以贮藏大量天然冰雪。

    看见桓熙进门,谢道韫的脸上没有了慵懒的神情,一双美目中,满是光彩流转:

    “夫君回来了!”

    如今是五月中旬,正值盛夏,外头酷热,但一进清凉殿,就感觉来到了另一个季节,清凉无比。

    “有孕在身,就该少喝冷饮。”

    桓熙看着桌上的酸梅汤,忍不住说教道。

    谢道韫闻言,眼睛里露出了笑意:

    “医官早就与我说过了,这是妾身特意为夫君准备的。”

    桓熙转怒为喜:

    “我正觉干渴,夫人有心了。”

    说着,便端起酸梅汤,一饮而尽。

    放下碗,桓熙疑惑道:

    “阿媛今日怎么不在清凉殿里避暑。”

    谢道韫解释道:

    “阿媛平时都在的,与妾身一起住在清凉殿作伴,只是知道夫君今日回来,又临时搬了回去,妾身留都留不住。”

    桓熙点点头,说道:

    “也得给阿媛准备一间避暑的屋舍,否则酷暑实在难熬。”

    谢道韫闻言笑道:

    “只是给阿媛一人而已?”

    桓熙尴尬笑道:

    “夫人不是有了这座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