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送别至亲

    123 送别至亲 (第1/3页)

    风雪已经停下,城外大营,两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校场中央堆积如山的绢布。

    桓熙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志向,或者说野心而战。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将士来说,在战场上奋勇作战,更多还是为了这一刻。

    随军文吏早已按照将士们立下的功劳,提前制定好赏赐名册,每一名将士应得多少匹布,都在上头记录的明明白白。

    当然,由于桓熙早就制定了明确的封赏规则,比如杀敌、俘虏都能得到封赏,而在战斗中,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也能被额外赏赐,以此鼓励将士们奋勇争先。

    将士们清楚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对于自己能够得到几匹布,其实心里也有数。

    如今正值寒冬腊月,桓熙自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站在雪地里,等着他挨个发放。

    桓熙效仿隋朝兵制,麾下战兵以队、团、军作为编制。

    百人为队,十队为团,五团为军,每军五千人。

    他一般是以团为单位,让各团军官领走部众应得的赏格,再为大家逐一发放。

    正因为将士们清楚自己应该获得多少赏赐,因此也不怕军官贪墨。

    毕竟桓熙在军中还设置了军法官,专门执掌军中法纪。

    桓熙发下赏赐,享受着将士们山呼万岁的拥戴,这固然让他觉得身心舒适。

    可事后回想起十万匹布就这么被分走了,还是会感觉心疼。

    难怪南梁武陵王萧纪在战前把金饼、银饼抬出来,激励士气,可在打了胜仗之后,却翻脸不认。

    只是这样做的后果也很显著,将士们见他迟迟不肯兑现承诺,最终军心涣散,被人一击即溃。

    桓熙只能安慰自己,不过是区区十万匹布而已。

    他从洛阳掳来了三万余户,只需三年时间,仅仅只是缴纳户调,就能为他弥补今天的损失。

    这般想着,心里果然好受许多。

    论功行赏之后,晋军并没有被就地解散,因为匈奴弓骑还得在长安歇息一夜,明日一早才会启程赶回西套平原。

    如果这时候放晋军将士回家,一旦匈奴弓骑在长安周边闹出事来,只怕难以收场。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