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谢艾抉择

    140 谢艾抉择 (第1/3页)

    第143章 谢艾抉择

    时值隆冬,风雪载道。

    桓熙带着三万晋匈步骑翻越陇山,终于来到了秦州。

    此前朱序在急报中提及陇南叛乱,说得声势浩大,仿佛桓熙不发兵,天水都得被叛军夺了去。

    但在桓熙翻过陇山之后,又得朱序奏报,却是叛乱已经平息下来。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桓熙也不着急回去,他率军西进,驻于狄道,由朱序组织民夫从天水往狄道运送粮食。

    对此,秦州百姓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满腹牢骚。

    毕竟外边天寒地冻,留在家里抱着妻子、孩子不好么,谁又情愿出门,去受这份罪。

    当然,别说是朱序了,如今正是夺取凉州的关键时候,就连桓熙也不会因为民众的感受,而耽误大事。

    此次进军狄道,对于桓熙来说,也算故地重游。

    遥想当初,他就是在这里大败张重华,一战奠定陇右此后数年的安宁。

    狄道县,隶属于秦州六郡之一的陇西郡管辖,为陇西郡四县之一,位置最北,与凉州金城郡相邻。

    桓熙大军压境,金城太守谢艾如临大敌,由于麾下只有数千将士,谢艾赶忙向武威求援。

    然而信使前脚刚走,张重华的死讯便传来了金城郡。

    谢艾闻知此事,肝肠寸断,他在榆中摆设灵堂,祭奠恩主。

    金城郡的治所并不在金城县(今甘肃兰州西北西固城),而在榆中县(今甘肃兰州榆中)。

    谢艾虽然人在金城,但在武威,却也有不少好友,曾经奉命与桓熙议和的索遐就是其中之一。

    索遐也曾在张重华病危之际,被唤去叮嘱后事,自然知道太王太后马氏矫诏,张重华实际是以谢艾担当托孤之任。

    但张祚手握重兵,又有太王太后、王太后等人的支持,索遐只得隐忍,他在暗中派人将此事告知了谢艾。

    张重华生前,谢艾就在感念他的知遇之恩,如今得知他对自己的信重,甚至让两个儿子父事自己,谢艾更是为此悲伤欲绝。

    榆中城外,一名文士自称遵奉其主之命,前来吊唁。

    来人正是桓熙的谋主权翼。

    权翼为张重华的灵位献上三炷香,问谢艾道:

    “不知福禄伯今后有何打算?”

    谢艾为张重华披麻戴孝,他知道权翼的来意,也为桓熙对自己的重视、欣赏而心生感激,但他还是正色道:

    “还请权先生转告桓公,桓公厚爱,谢艾感激不尽,可谢艾之主虽亡,但是其子尚在,我自当扶保幼主,不敢生出二心。”

    谢艾直截了当的谢绝了桓熙的招揽。

    权翼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他道:

    “我家主公希望能在秦凉边境,与福禄伯见上一面,福禄伯无需担忧自身安危,我家主公喜爱福禄伯的才能,又怎会加害于君。

    “只要福禄伯南下,让我家主公能够当面倾诉肺腑之言,无论结果如何,我家主公都愿意引兵退去,不与福禄伯为敌。”

    谢艾当然相信桓熙不会加害自己,但他并没有答应见面的请求,因为谢艾清楚,自己一旦南下,肯定会被桓熙说服。

    权翼见谢艾拒绝,倍感失望,但还是提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