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河北坞堡

    258 河北坞堡 (第1/3页)

    慕容儁对于河东,可谓是垂涎已久,毕竟谁又不想虎踞黄河以北,坐拥河东之险与河北之富。

    这一点,就连苻生也清楚。

    苻生只是残暴,不是蠢,所以才会在刚一即位的情况下,就往太行山的各处关隘增派兵力,防备慕容儁。

    燕国如今在邺城集结了十余万大军,万一慕容儁调转矛头,进攻河东,而边境空虚,没准真让他给趁虚而入了。

    实际上,姚苌降燕的消息已经明里暗里的传开了,有道是兵贵神速,在姚襄败亡之后,慕容儁迟迟不曾进攻兖州,只可能是双方当时正在商谈条件。

    在燕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除了投降,姚苌还能给出什么条件能让慕容儁罢兵。

    因此,当姚苌接受燕国册封,兖、徐二州改旗易帜的时候,可以说是既在世人意料之外,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杀兄之仇虽然刻骨铭心,但相较于自己的前程,羌族的未来,还是要往后稍稍。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七月上旬,正是初秋时节。

    慕容儁由邺城班师,慕容恪则统率五万步骑东进。

    在慕容恪接应尚书令阳骛退出青州以后,此前投降的济北地区都已经被段龛收复,只不过段龛在得知姚苌降燕以后,又退回了济水以南,济北再次易主,重归燕国怀抱。

    段龛此时已经顾不得济北了,在得到使者的回禀之后,他不得不分出兵力守卫南境。

    而姚苌也正领着一万精骑正向徐、青边界开赴。

    至于此前响应姚襄的清河郡、襄国郡,两地士族推出了替罪羊,也就是所谓的祸首,企图平息慕容氏的怒火。

    慕容恪东进,直扑清河、襄国,他并不急于南下,先等姚苌与段龛大战一场再说。

    后世,吴三桂投降之后,多尔衮也是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等着山海关守军与李自成的军队连战疲惫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既削弱了降将的实力,又减轻了自己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