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不惜玉碎

    304 不惜玉碎 (第1/3页)

    骑兵只有在集群,且高速冲锋的状态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冲击力。

    但这往往需要他们以及胯下的战马具备非凡的勇气。

    趋利避害,畏死乐生,这不仅是人的天性,万物都是如此。

    当梁军一反常态,远在七十步以外,就放下了手中的缰绳,架起了长柄武器,任凭坐骑驰骋,彰显出一往无前的勇气时,毫无疑问,他们也在气势上占据了上风。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虞军的阵型率先乱了。

    毕竟大规模,集群式的骑兵冲锋,比拼的不是武艺、骑术,而是胆量。

    不仅是骑兵的胆量,还有战马的胆量。

    地动山摇的马蹄声,伴随着响彻云霄的冲杀声,胆怯之人见到这般场面,早已被冲垮了心理防线。

    “疯子!一群疯子!”

    一名虞军骑卒忍不住骂了一句,却也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

    如果双方真的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冲撞到一起,无论是虞军,还是梁军,前排的骑卒必然伤亡惨重。

    能够被苻坚委以重任,寄希望于拖住邓遐的百保鲜卑,这群虞军骑卒自然是军队中的精锐,他们并不缺乏勇气,但是并没有为了此战,不惜赴死的决心。

    这自然是因为双方的目的不同。

    百保鲜卑被迁徙到了河套地区,他们的家人就在后方的高平川,因此,他们不仅是为了桓熙而战,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守护自己的财富而战。

    至于虞军骑卒,他们属于是侵略者,就算输了,也不过是灰溜溜退回河东,这一战,他们并没有能够不惜性命也要去守护的东西。

    虞军固然是精锐,百保鲜卑同样是千挑万选的勇士。

    一方抱着不惜玉碎的决心,另一方自然而然也就会心生退缩之意。

    春秋时期,吴越第二次檇李之战,越王勾践派出敢死队在吴军阵前自刎,以其必死之决心震慑住吴军,最终吴军大败,吴王阖闾伤重而亡,吴国称霸的势头也随之戛然而止。

    道理是一样的,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