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桓温抵洛

    318 桓温抵洛 (第1/3页)

    被慕容恪心心念念的桓熙,此时也是思绪万千。

    这一战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不仅关乎彼此虚名,盐池的归属,还决定了三个国家的兴衰。

    桓熙在人前总是表现出一副镇定、从容的模样,让身边的人都以为他成竹在胸,实则内心患得患失。

    他已经将大半个河东郡都控制在了手中,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到手的鸭子飞了。

    桓氏并非没有产盐地,早在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时期,益州犍为郡汉安县就已经开始了凿井制盐,也就是后世的自贡井盐。

    自贡井盐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渐具规模,当然,目前与清朝末期能够供应全国十分之一人口所需的产量,自是相去甚远。

    桓熙与益州刺史周抚关系友善,但是益州的盐利不是桓熙能够染指的,那都是要送往襄阳,进的是楚国国库。

    而且,自贡盐井目前的产盐规模,相较于河东的盐池来说,还不够看。

    否则桓温也不至于非得推行土断,为财政开源。

    桓温此时已经来到了洛阳,与他一同抵达的还有其弟桓豁。

    此前代替桓豁镇守洛阳的毛穆之,也终于卸下了身上的担子。

    自燕军南下以来,毛穆之不得不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派遣哨骑日夜沿河巡视,唯恐留守河内的燕军大将皇甫真偷渡黄河。

    毛穆之倒不是担心被皇甫真袭取了洛阳。

    虽说兖州被燕国占据以后,毛穆之不得不在虎牢关布置重兵,可洛阳城内的守军足以坚守城池。

    他所担心的是皇甫真渡河以后,劫掠周边各县的民众,毁坏田地里的庄稼。

    桓温既然要经营洛阳,就不可能只是让军民躲在城里,如果周边依旧是荒无人烟的状况,洛阳便好似西晋末年一般,形同死地。

    这一路上,洛阳所在的河南郡的变化,都被桓温看在眼里,这让他由衷感到欣喜。

    若想逼迫晋室还于旧都,就得让洛阳重新焕发活力。

    桓温坐在马车内,看着街道两侧的繁华,感慨万千道:

    “假以时日,洛阳必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