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妻妾之别

    363 妻妾之别 (第1/3页)

    虞国如今只是占据了并州,桓熙愿意表奏苻坚为归义王,世袭并州刺史,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他是真的希望可以尽早结束这个乱世。

    毕竟苻坚麾下还有十余万大军,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而且,桓熙也不准备反悔,大不了等到统一之后,再将并州细分。

    东汉时,天下仅有13州,而到隋朝灭亡南陈时,天下已有241州。

    或者说,效仿唐朝,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道州县三级制,届时,一个州,约等于过去的一个郡,就是让苻家世袭并州刺史又有何妨。

    桓熙当然知道,依苻坚的性子,只怕不到山穷水尽,他不会考虑自己的提议。

    但今日与王渊、李威说这些,就是要给苻坚一条退路,哪怕有朝一日,苻坚大势已去,他也能够多一个选择,而不是选择自杀殉国,或者说率部退往河北,投奔燕国。

    当然,真的那个时候再投降,就不可能有这么优厚的条件了。

    说实话,桓熙很敬重苻坚,如果不是他们各为一国之主,以二人的脾性,或许能够对味,成为挚友。

    哪怕作为敌人,桓熙也必须承认,苻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一个好人,是东晋十六国这一混乱时期,难得的明主。

    面对桓熙的好意,无论是王渊,还是李威,都不能代替苻坚拒绝,必须由他亲自做出决定。

    当天,王渊就将李威领出了未央宫,回去馆舍。

    一进门,离开了梁人的监视,李威就迫不及待的向王渊询问起了虞国的情况。

    王渊愁着脸,如实道:

    “情况很不好,失去了盐池,不仅在财政上遭受了重创,此前接连两场失败,对天王的威信也是一种打击。”

    李威闻言,内心满是悔恨,他自责道:

    “这都是我的过错,我身为三军主帅,却没有认清楚形势,误中桓熙的诡计,如今兵败被擒,不仅自身为天下人耻笑,更使国家面临危局,哪还有颜面回去见天王、太后。”

    王渊见状,赶忙宽慰道:

    “建宁公切勿如此作想,天王与太后都在晋阳盼望着公侯,否则,又怎会专程差遣下官入梁,迎回公侯。”

    王渊自然是要与李威攀上关系,毕竟李威可是苟太后的情郎,不仅如此,他还深得苻坚的敬重,苻天王事之如父。

    如果王渊不抓住机会,岂不是辜负了桓熙的苦心,桓熙准他带走李威,就是为了让王渊与李威密切关系。

    李威听了王渊的安慰,心里好受许多,他感慨道:

    “天王、太后的恩德,李威虽死不能报答万一。”

    当然,报答苻坚与报答苟太后,在方式上存在差别。

    一个要在朝堂上使力,一个要在床上使力。

    王渊内心直翻白眼,李威与苟太后的私情并非秘密,就连苻坚都视而不见,二人少了顾忌,自然明目张胆。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永和十二年也即将走向完结。

    从建康传回来的消息,过了今年,从明年元日开始,褚太后就将下诏归政,徙居崇德宫,而小皇帝则加元服,也就是皇帝冠冕,从此开始亲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