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

    舆论 (第2/3页)

无心学业,因此…”

    说到这里李哲停顿了下来。

    李治道:“因此如何?是说本王的学业不好吗?”

    李哲默默地点了点头。

    李治摆手道:“无需理会那些文人,他们每年都要来京城赶考,也没见几人能够高中。”

    李治这话说得倒是不错。

    每年来京城赶考的士子都有几百上千人,可是真正能够考中的也不过二三十人。

    其他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走了个过场。

    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相当于公费旅游。

    李世民为了从民间招揽更多的人才,给读书人的待遇可是不低。

    他们不但不用交税而且吃住行全都免费。

    各个地方的学生只要通过了解试就能每年到长安城来参加省试。

    沿途食宿免费不说,有的人还能在路上赚些零花钱。

    在李治看来朝廷对这些读书人就是太好了。

    让他们读书的日子过得太舒服。

    而正是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太舒服,所以这些人才有那么多的功夫乱嚼舌根。

    可惜的是李治不打算去理会这些人,这些人却没打算轻易放过他。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来到长安城的士子也就越来越多。

    这些人一边感叹着长安城的变化,一边又在别人的引导下拼命地贬低李治。

    这些人的口径如出一辙。

    他们全都再说李治虽然在格物和经商方面有很高的才能,但是在文学方面却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建树。

    说闲话的人多了,舆论的声势也算是造起来了。

    于是很快就有人开始嚷嚷着要举办一次大型的诗会为今年的省试壮壮声色。

    同时他们也邀请了李治和李泰两位皇子。

    言说想要见识一下他们的学识。

    这样的呼声越来越高,到最后甚至就连国子监的学生都开始跟着参与。

    这件事最后炒到了就连朝中大臣们都不能忽视的地步。

    到最后房玄龄等人终于决定将这件事上报给李世民。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