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办法

    笨办法 (第2/3页)

因此又不好开挖河道。

    这就造成朔州明明守着一条大河但是却需要靠天吃饭。

    李治等人来到此地之后,发现许多农民头顶着烈日在从很远的地方取水灌溉。

    然而由于道路难行又没有载重量足够大的运输工具因此每次取回的水量非常有限。

    李治在朔州刺史王光宇的陪同下观察了许久之后忍不住叹气道:“如此下去不等田地浇完恐怕就已到了秋收之日了。”

    王光宇无奈地说道:“晋王殿下恕罪,下官无能,如今能够想到的办法也就只有如此了。”

    李治道:“此事怨不得王刺史,实乃地理条件所限。”

    王光宇开口道:“素闻殿下多有奇谋,不知有何办法能够解我朔州之难?”

    李治道:“王刺史莫要听信那些捕风捉影的闲言,本王也不过一普通稚童,岂能万事皆可迎刃而解?”

    说完这话以后他继续开口道:“我等还是先到各处转转,看看可有意外发现。”

    王光宇听了这话以后便带着李治等人在朔州境内转了起来。

    期间李治既看到了许多四处寻找水源灌溉之人,又看到了一些人实在感到绝望而蹲在田边抱头痛哭。

    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靠天吃饭的百姓们可以说是极为不幸的。

    他们往往辛苦一年到头来却落个颗粒无收。

    很多时候朝廷并不是不想解决这些百姓的困难,而是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根本就没有办法。

    李治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整个朔州转完。

    期间他不断地爬上一处处丘陵和矮山,就是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朔州的全貌。

    随后他便将自己关在了驿站里整整一天。

    这一天里他对照着自己绘制出来的简易地图,将各县各村的土地与最近的水源勾勒到了一起。

    随后便开始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暂时将百姓们的灌溉问题解决。

    让他头疼的是,各处的水源之地要么距离农田很远要么就因为降雨太少而接近干涸。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想要开挖河道也已经来不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