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改革

    科举改革 (第2/3页)

    高士廉开口道:“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怕是又要花费不少钱啊!”

    李治开口道:“既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自然无需计较成本问题。

    学子们掌握的知识越是丰富将来为官时懂的便会越多。

    处理起公务来自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李世民道:“眼下单是四书五经尚有许多学员未能完全掌握。

    涉猎太广岂不是更容易让学子们分心?”

    李治道:“朝廷选拔的乃是优秀人才,自然需要秉持优胜劣汰的原则。

    能够熟练掌握四书五经的人才自然也有余力学习其它知识。

    至于那些对四书五经理解困难的未必不能在其它方面有所成就。”

    众人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全都陷入沉思。

    少顷之后李世民率先开口道:“如此一来官学培养出来的学子可就如同那些私塾一般未必都能做官了。”

    李治道:“国家原本也不需要太多官员,即便如今也有许多学子根本无官可做。

    倒不如鼓励这些人进入各行各业,或许还能为国家发展做些贡献。”

    李世民等人听了这话以后点了点头。

    大唐前些年裁撤了大量的京城官员,朝中曾一度只剩下六百多名京官。

    这两年虽然增加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从现有体制内进行的提拔。

    至于那些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加在一起也不过录用了十几人。

    剩下的士子中有一些被招入各家王府以及高官府中做了门客幕僚。

    有一些确实也选择了经商或是进入私塾教书等其它职业。

    只有少数不死心的依然每年都在尝试考取功名。

    按照李治的想法这些人如果能够学习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倒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少顷之后李世民开口道:“雉奴所言有些道理。

    便按此法尝试一番,若是成效显著对朝廷来说便算是大有裨益。

    即便效果不显也不过就是浪费了一些钱财而已。”

    李世民这话说得很是随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