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老周,拍戏好玩么

    046 老周,拍戏好玩么 (第1/3页)

    晚上,玉渊潭。

    晚风柔情似蜜,阳台处,葡萄藤攀爬外墙,嫩绿的葡萄叶风里摇曳,送来夏日的清凉。

    树桩子上茶壶咕咕冒烟,许琛上辈子是上海人,祖籍却是广东,广东人酷爱饮茶,得闲饮茶,人生幸事。

    成功拿下“明珠回归晚会”,固然令他喜悦,更高兴的是:“时光影业”来活儿了!

    “时光影业”许琛准备抄袭“光线”,正好赶上“制播分离”的风头,推出电视节目,顺带培育自己的班底。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个世界最好做的生意,永远是“人情”生意,

    “光线”的王常田,创立光线前曾是“北平电视台”的员工,《华夏传媒报道》的播放平台就是“北平电视台”。

    “博纳”的于东,都说“博纳”电影牛逼,于东是“北平电影厂”的员工,深受“座山雕”器重,提拔他成为“北影厂”最年轻的干部。

    国内崛起的传媒巨头、地产大亨,除了“网络科技”,任意行业,能出头的谁没有点背景?

    就说“网络科技”除了东子,又有谁真是白手起家。

    跟这些猛人商场争雄,许老爷不认为自己“天赋异禀”,天赋算个屁啊,天赋拔尖的人才都在996大厂拼命内卷。

    再说他是“内地小天王”不错。

    不过华语天王刘德发都“受制于人”,何况他“内地小天王”呢?

    许琛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他“试错”成本很低。

    “时光影业”的第一次尝试,同样是许琛在商业上的一次尝试,如果侥幸走出一条路,“翻身农奴把歌唱”,如果不能,积攒班底,迎接2000年的“电视剧”蓝海。

    第一个节目。

    许琛在白纸上写下:“弘扬传统文化!”

    之所以选这個,倒不是许老爷乱选的,除了牵线叶领导,另一方面就是应付砖家,谋求“文化”人背景。

    这个“文化”人很重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歌手”太low了,抵破天不过是个“戏子”。

    …………

    1997年,国内电视台还没有“群雄逐鹿”,央视是收视率龙头,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