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肮脏的手段

    215、肮脏的手段 (第1/3页)

    太学的五经博士全部生畏。

    他们看不上卫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卫宁从贱农出生,却坐到如此高位。

    这些人寒窗苦读数十年,钻研儒家经典学问,克己奉公,守法知礼,却一直只能教书育人。

    他们向往先圣那般,期待天子重用他们的治国理念。

    几十年的苦读,才成就今日地位,其中艰辛自不必多说,学问学成本打算被重用治国,却一直怀才不遇。

    卫宁从农民出生,现在却能参与机要大事,这让他们心里怎么能平衡?

    只是他们人言轻微,不敢和卫宁叫板,所以在孔圣后代出来后,他们才会积极配合孔安国唾弃编排卫宁。

    希望能将他名声搞臭。

    这是一种畸形的嫉妒心理。

    不过虽然他们心里不正常,但不代表脑子不正常。

    就算再怎么编排卫宁都行,但别越过了底线,过了这个底线,谁也兜不住。

    你看他们整天写文章说卫宁坏话,传的长安百姓都知晓,可谁敢去说卫宁家事?

    孔安国说要用卫宁母亲的私德做文章,大家顿时鸟兽散,谁敢参与?

    一群乌合之众!

    孔安国对这群人很不屑,他们不愿意参合就罢了,那就自己亲自来。

    背靠整个山东大儒,崤山以东打听打听,谁见到孔家人不给几分面子?

    即便他来长安,即便他只是个谏议大夫,依旧获得朝廷许多文官力挺。

    现在还没有世家大族这个概念,但孔家已经有这个趋向了。

    他怕什么?

    卫宁母亲德行有亏,怎么就不能说?

    我倒要看看一个骑奴,一个歌姬,一个贱农究竟能翻出什么天来!

    今夜孔安国不眠不休,不断润色文章,待写完后,第二日便交给自己的儒家弟子在长安传遍。

    ……

    清晨的长安,绵长悠扬的晨钟响起,长安四个城墙大门打开,外面挑担的百姓进城,城内早起的百姓出城。

    氤氲的烟火在长安上空飘起,家家户户的房屋上升起袅袅白烟,一片安宁祥和。

    几名读书人聚在一起津津有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