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读书的目的

    248、读书的目的 (第1/3页)

    那名博士在朝廷赫赫有名,儒门能将他请来教化刘焕,足可见整个孔家的势力。

    在后来宣帝的时候参加过石渠会议,确定了西汉‘礼’的构建。

    此人叫戴德,后人称大戴。

    礼记的构建者,礼记真被发扬光大的应该是他叔兄子小戴戴圣。

    戴德愤慨的盯着卫宁,“竖子安敢无礼?”

    他自然是听过卫宁和孔安国之间的事,对卫宁不喜,和孔门不同,戴德是真正的君子,并没有因为私人恩怨不喜。

    他和孔安国之间的是非之分,戴德不予置评,因为双方都不对,不能因为他是儒家人就偏向孔安国。

    他只是单纯的对今日卫宁的嚣张跋扈不喜。

    什么叫我们说的不对?

    戴德跟随后苍学了这么多年礼,正在收集思想编纂成书,这是他和师父的心血,现在有人说他们说的不对。

    那你就得说出个道理来!

    戴德阻止卫宁,问道:“你既说吾说的不对,那便说说你认为的礼当有何用?”

    卫宁道:“我并非说礼不对,我只是说他说的不对。”

    刘焕怒道:“胡扯!以礼教化万民,治理国家,何错而有?”

    卫宁道:“有教无类,向天下人普及礼,能接受者几何?”

    “不谈国家大势,坐中妄谈,不吝坐井观天。”

    “国家认得字能习礼的人有多少?”

    戴德陷入沉思,刘焕面色依旧不服。

    卫宁继续道:“如果天下以礼而治,那些非君子之人如“以怨报德”的“刑戮之民”或“淫邪之人”又当如何治理?”

    “礼教化不了他们,难道就放任他们危害他人?”

    “这礼是慷何人之慨?这不是笑话吗?”

    卫宁道:“推崇礼固然无错,若真以礼治国,国家危矣。”

    “在我看来,礼可以作为刑律的补充,却不能凌驾于刑律之上。”

    这是法家的推崇思想,和儒家有本质的区别。

    戴德作为儒家人,可此时却哑口无言。

    “礼可以以教化政,这没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的本质是该为天下大同服务。”

    戴德急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