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炬烛帝志,洞灭魍魉

    第一百七十九章 炬烛帝志,洞灭魍魉 (第3/3页)

    陈行面容沉静,语气淡然:

    “凡事求个心甘情愿,我不悔的。”

    璇玑子嘿然一笑:

    “既然如此,贫道应了。”

    他是不理解,像陈行这种能够步入四练周天采气的武道高手,居然对一带着拖油瓶的寡妇动了真情,还把继子当成亲生,四处奔波付出良多。

    又不是多好的女子……实在可笑!

    “谢过道长。”

    陈行起身作揖。

    “另外还有一事,上一任止心观的道官青玄子,他五年前被调任,结果莫名消失无踪。

    你也知道,刺杀被龙庭授箓的道人,等同于造反,此事惊动天水府,甚至传到中枢,当今圣上那时候还是太子,动用三十六位风水道人,布下大阵,占算天机,却没有寻到任何蛛丝马迹。”

    璇玑子神色郑重,收起玩笑之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三十六位风水道人无功而返,证明其中蹊跷甚大。

    天水府这边呈递奏折,交予中枢,请五座道宗之一的‘观星楼’,以玄奇神兵之一‘天圣智珠’,卜算元凶。

    天圣智珠演算天下万物,几可洞见未来,只是需要奇珍置换,作为科仪消耗,且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得到回应。

    就在前阵子,中枢答复,天圣智珠给出八字谶语。”

    这位执掌止心观,被龙庭授箓,能够监察义海郡周遭山河脉络的道官老爷,顿了一顿,方才沉声道:

    “炬烛帝志,洞灭魍魉!”

    瞧着陈行眉头微皱,好像从未听闻的茫然样子,璇玑子主动解释道:

    “你可能不清楚,此是三千年前,白阳教所打出的旗号!

    自龙庭治世,这一支传承就被列作天字号大逆贼寇!

    中枢认为,青玄子极可能命丧于白阳教余孽之手,他们所修的《三阳劫》、《未来无生星斗图》,很擅长蒙蔽天机。

    这帮疯子,从道丧之后冒出来的,说是什么赤县神州有一类似烽火台的‘九霄环星炬’,若能将其点亮,便可以唤得四圣降世,彻底驱除浊潮之祸。”

    陈行失笑:

    “像是痴人说梦。”

    璇玑子颔首:

    “四圣不存名讳,不立神像,不留经典,乃是合道之尊,哪里理会凡夫之求。况且,传说中的九霄环星炬,本就是白阳教杜撰出来,欺骗世人。

    青玄子遇害,与白阳教脱不开关系,贫道早已进献十箱奇珍,恳请观星楼再次发动天圣智珠,占算元凶踪迹。

    你猜此獠藏在何处?”

    不等陈行回答,他就哈哈大笑:

    “义海郡中,大隐于市!这是天圣智珠所得谶语!真是天助我也,赐下一桩功劳!贫道打算筹集二十箱奇珍,布置观星楼十三等科仪之一的‘明真大醮’,查明此獠身份。

    到时候,说不定还得用上陈师傅,随贫道一同擒捉白阳教余孽!

    观星楼的仙师与我通过气了,此獠地位不轻,极可能是左右护法之流……”

    陈行当即抱拳:

    “道长一声令下,陈某听候吩咐。”

    ……

    ……

    “不是陈行,也不是他徒弟,宁海禅当时就在黑河县,山水宝鉴映照分明。”

    望着离开梅园的高大老者,璇玑子眸光闪烁,他掌中捏着的那枚“明真玉”毫无反应。

    依着观星楼仙师的说法,但凡修过《三阳劫》、《未来无生星斗图》的白阳教众,必定触发明真玉。

    以宁海禅的行事作风,青玄子下落不明,无端身死,他的嫌疑最大。

    遗憾的是,这人早早离开义海郡,反而洗清这桩灭门大罪。

    “既然十三行的各路高手,排帮,陈行,皆未惊动明真玉,那都是可用的人手。”

    璇玑子并未怀疑陈行,只不过确定其成分,免得弄出灯下黑的尴尬情况。

    “追捕白阳教余孽,抢在原阳观前头,把这桩事揽在手中,等于握住权柄。

    日后谁不尊止心观,便可能与白阳教勾结……义海郡,尽归于我!”

    ……

    ……

    “炬烛帝志,洞灭魍魉……”

    走出止心观的陈行,眼皮遮住眸子,于心间默念。

    “白阳教余孽?”

    他语气莫名,没有第一时间回自家府邸,而是买了鱼篓和钓竿,往怒云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