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两只凉山犬

    第131章 两只凉山犬 (第1/3页)

    东西卖完出来,陈安前往铁匠铺。

    秋季一过,马上入冬,这都是撵山的好时节。

    他到铁匠铺,是为找铁匠大爷,给两条青川犬做两个防咬项圈。

    有了这玩意儿,遇上豹子之类喜欢朝着脖子招呼的猎物来说,布满钢刺的项圈,就是最好的防护工具。

    到山上撵山,少不了猎犬的守护和辅助,自然该给它们多些防护。

    让陈安没想到的是,他刚到农机站旁边的铁匠铺时,看到门口一侧拴着两只半大猎狗。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两条凉山犬——蜀地凉山州,彝人最常用的猎犬。

    要说在山地里什么猎犬最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凉山犬。

    凉山犬嗅觉敏锐、奔跑速度快,找到猎物后会吠叫,把猎物缠住,是蜀地几种猎犬中,丝毫不输青川犬的猎犬,是一种非常适合做头狗的本土猎狗,和青川犬一样,都被称为撵山狗。

    由于大凉山地处偏僻,处于一种半原生状态,那里的生产和生活的条件极为艰苦,凉山犬和青川犬一样,大多都是自由放养的。

    家里的喂养不能满足它们对食物的需求,生存的压力在它们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所以它们必须自己外出摄食、狩猎。

    像这样自猎的狗在狩猎过程中通常表现出勤快、吃苦、勇敢、耐力好、追踪长的特点,以及狩猎的那种欲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这也正是狗在狩猎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些好的表现。

    它们合群,非常适宜群猎。

    而且,起骚好其嗅觉可以追踪到三天左右猎物走过的痕迹气味,这嗅觉比起青川犬,也不逞多让,猎性上比青川犬还要更强些。

    都是非常适合山里的好狗。

    这两条猎狗和陈安养着的两条青川犬很像,一样是耷耳朵,耳朵位置长得比较高,呈倒三角形,黑色的鼻头湿润,有着大大的鼻腔。

    两条狗,都是短毛,看上去有些硬,大概是饲喂得不太好的原因,也是长得干瘦,毛色显得灰暗。

    这也是一种中型犬,尾巴高高扬着,上面的毛比体毛长得多,呈马刀状,又像是一把扫把,因此又被叫做扫把尾。

    两条狗的脑袋毛色都是黑的,这是标准的火烧头。

    狗的鼻子,前腿、后腿和尾巴的毛色和身上的毛色不同,像是穿着披挂一样(就像穿了个背心)。

    一只是黑狗,披挂是红色;另一只是则是更为罕见的花色狗。

    两只狗半米不到的高度,体重大概也就十多公斤,腰部纤细。

    这种有着很明显腹线的猎犬,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灵活。

    奔跑速度快,闪避灵活,群猎的时候,找到豹子,豹子也只有逃的份。

    以李豆花教给陈安的好狗判断方法来看,是两条撵山的好狗。

    看着这两条狗,陈安心动不已。

    拴在铁匠铺旁边,那狗的主人很有可能就在铁匠铺里。

    陈安兴奋地将背夹往旁边一扔,快步钻进铁匠铺,看到李豆花和老铁匠在铁匠铺的两把竹椅子上坐着喝茶,一时愣住。

    “师傅,外面拴着的那两只凉山犬,该不会是……”

    前段时间才听说李豆花要到凉山那边走一趟,现在这里就有两只凉山犬,很有可能,这两只狗就是李豆花外出的时候带回来的。

    看着突然闯入的陈安,李豆花和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