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有何不可?

    第168章 有何不可? (第1/3页)

    既然已经知道陈安连媒人都请好了,晚上一家子围坐在火塘边的时候,陈子谦也就把提亲的事儿好好问了陈安一遍。

    陈安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细细将冯丽荣从小被寄养在山里,包括县城里冯学恩现在的情况,以及宁家庆爷仨找上门来请陈安去打野猪的真正目的,统统都说了一遍。

    事情挺戏剧性,但也正常。

    听完陈安说的那些话,陈子谦直接就点头:“这个事情成咯!”

    而耿玉莲则是感叹:“想不到这女娃儿小的时候就过的是那种无父无母的日子,也是可怜,真的是你的缘分,在打豹子的事情上碰到了一起,看对眼了……幺儿,你放心,她要是嫁进我们家来,我真的把她当亲生女儿对待,绝对不会亏待她。”

    听到这话,瞿冬萍忍不住看了耿玉莲一眼。

    耿玉莲愣了一下,笑着冲瞿冬萍说道:“儿媳妇,对你也是一样嘞,这些年我也没有亏待过你撒!”

    瞿冬萍点点头,也跟着笑了起来:“没有……只是等老幺娶了媳妇,就得分出去一半咯!”

    “呸呸呸……说的啥子哦,像是要把我劈成两半一样!”

    “啷个舍得嘛!”

    别看蜀地的妹儿性子直爽火辣,但其实正是这种性格,有什么说什么,见不惯什么就怼什么,不藏着掖着,这种更直接的交流方式,只要不是双方脾气性格太差,会做人点,反倒很容易跟婆婆打成一片,谁有理听谁的,顶多也就是心头不爽一阵,过后逑事没有。

    婆婆待儿媳,很多时候,比对亲生儿子还要好些。

    很多家里面,娶进门的儿媳妇那是真当亲生女儿来养,宝贝得不得了。

    自家老妈性子各方面不错,陈安完全相信耿玉莲能做到,冯丽荣也绝不是那种难相处的。

    趁着这个时候,陈安觉得,干脆把分家的事情也说了,于是开口说道:“今天是中秋,我有些话,本来不该在这個时候说,但又觉得,没有比这个时候说更合适的了。”

    一家子都将目光看了过来,陈子谦催促道:“都是一家人,没得啥子合不合适的,说!”

    “我想分家了!”

    陈安直言道:“之所以说不该在这个时候说,是因为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提分家不合适,但我又觉得,大房子盖起来了,有更好更舒服的地方住,早早搬进去,也是喜事,所以觉得这个时候说更合适。”

    “这话没得问题,有更好的房子,当然是早早住进去,确实是喜事,盖起来可不是当摆设的。”

    陈子谦表示很赞同。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陈安选择盘龙湾和青沟这两个地方不靠谱,但房子一盖好,稍微打理起来,看着都舒服。

    陈安曾领着他,在周边好好转过,哪里以后能干啥,哪里能开成水田,哪里弄成菜地,都盘算得好好的。

    如果没有当生产队长,他可能对陈安所说的一切,会一直保持一种怀疑和赌一下的心态,直到真的分田到户。

    但当了生产队长以后,他自己也深刻意识到,这种吃大锅饭的日子走不长远了。

    最主要的是,他跟公社的社长杜春明和书记韩学恒接触的多了,眼界一下子打开了不少,也隐隐约约听他们说起过一些地方分田到户创了丰收的事情,透露出上面即将实行这一政策的计划,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很多。

    只要成了,那盘龙湾和青沟,好好打理出来,那以后的日子,想着都美!

    分家是大事儿,这个时候,耿玉莲就只是默默地听着。

    事实上,陈子谦和耿玉莲两口子,躺床上的时候,也没少说过这方面的事情,她是能理解的,也是期盼的。

    陈子谦现在表示赞同,耿玉莲没有多说一句话。

    瞿冬萍这个时候,也没有插嘴,房子盖起来,她当然也想早点搬进去,只是,此时更适合说话的是陈平。

    他们两口子又何尝没有好好盘算过,只是一直在等着陈安开口,毕竟,都清楚,那漂亮的大房子是花陈安挣来的钱才盖起来的。

    而分家,向来不是简单的事情,除了家产,还有双亲的养老,这些都是该早早定下来的事情。

    分家就意味着要单独过日子了,没点小心思那是假的。

    其实,陈平两口子心里挺矛盾,一方面想着能早点住进大房子,另一方面又觉得陈安挺能折腾,主要是能挣钱,生怕自己分出去以后,日子还不如现在。

    他们私下里商量过,真的分家了,都希望能多分点,但心里也清楚,这些话,实在说不出口。

    家里一直是陈子谦和耿玉莲在主事儿,她们还少有决断,多少有些不安。

    见身为老大的陈平犹犹豫豫地不开口,瞿冬萍忍不住碰了下陈平,冲他使了个眼色。

    陈平看了她一眼,支吾了半天,终究还是开不了口,改成:“既然都同意,老汉、老幺,你们就说说啷个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