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请诛齐王

    第二百七十章 请诛齐王 (第1/3页)

    刘邦驾崩十天,太子刘盈搬入未央宫守孝,朝中政务,赋予政事堂。

    长安稍安,并无乱象。

    这一日,齐王刘肥,吴王刘交匆匆入京,前来奔丧!

    刘肥是刘邦庶长子,受封齐王之后,一直在齐地坐镇。

    刘肥是个难得的老实人,他秉持曹参的做法,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齐地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疆域辽阔,人丁众多。

    海岸线绵长,有鱼盐之利。

    加上临淄又是全国最大的纺织中心,衣被天下,冠绝神州。

    刘肥到任之后,不断削减赋税,鼓励耕织,他还效仿长安西市,在临淄辟出市场,专供南北客商交易。

    他又连续降低交易税额,安排能臣干吏,主持秩序。

    几年光景下来,齐国就成了最富庶,最强悍的诸侯国。

    刘肥不但让齐地百姓安居乐业,还有余力支持燕赵等地,抗击匈奴。甚至刘濞远征箕子朝鲜,也是齐国出的力气。

    向来怯懦的刘肥,第一次发现,自己也能做成一些大事,也能成为有用之人。

    他的心情大好,盼着能一直这样下去。

    可谁能想到,刘盈的信送来了,告诉他刘邦病危,让他立刻回京。

    刘肥不敢怠慢,马不停蹄,赶赴长安。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能看到刘邦最后一眼。

    只能伏在棺椁之前,放声痛哭。

    同样哭泣的还有吴王刘交。

    在刘喜死后,刘濞拒绝继任吴王,刘盈经过权衡,推荐了刘交接任吴王。

    他这么干,有两点考虑。

    首先吴地的风俗迥异,和中原全然不同,又是项羽的发家之所……如果直接废掉吴国,纳入大汉直辖,会有冲突。

    其次,刘濞远征箕子朝鲜,需要稳固的后方。

    齐国出钱,吴国出力。

    刘交素来极具才干,当初刘喜就藩,就是刘交陪同,他也熟悉吴地。

    让他继任吴王,正好给刘濞做后盾。

    不过刘盈私下里也告诉了刘交,日后还是要改封的,只是请仲父暂时打理好吴地。

    刘交也没什么好说,刘长几个小崽子,都要去边疆,他身为硕果仅存的长辈,又怎么能在吴地,一直享福!

    不得不说,刘交的能力没得说……他到了吴国之后,抓住了吴国多铜矿的特点,大力发展矿业。

    刘喜也重视铜矿,只可惜他是为了中饱私囊,替自己谋财。

    刘交比兄长的格局大太多了,他和少府合作,扩大火药的用量,严格管理矿工,开采出来的铜,跟少府三七分账。

    七成铜钱交给朝廷,三成铜钱,用来支付吴地的开销。

    别看只有区区三成,却也是一笔泼天富贵。

    刘交拿到了钱,立刻针对百越之民,进行招抚。

    所谓百越,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也就是说,整个东南沿海,一直延伸到内陆,都能算是百越之地。

    两千年后的经济中心,人间天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