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群猩的意志不可动摇

    第二十六章 群猩的意志不可动摇 (第2/3页)

句空话,乾隆皇帝对这一点还是看得清的,所以金钱鼠尾的发型在当前的清帝国依然是绝对的主流,真正发生改变还要等到嘉庆时代。

    “话虽如此,但是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也不能妄谈和一个庞然大物作对,所以对于大清的情报搜集还是要继续坚持的。”

    赵学宁缓缓道:“我想,我们这里发生的事情,大清未必不知道,只不过不一定重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这里首先不能出现称王称霸的事情,不能在这一点上让大清产生疑虑,所以坚持共和国体制,是必须的。”

    赵学宁再次强调了共和体制的必要性,这一点得到了全体认同。

    这不仅关乎到赵学宁的理想,也关乎到大家都切实存亡,不认同也要认同。

    “汉卿,你这边也要抓紧情报上的工作,对于大清内部的消息传递不能断了,大清内部任何关于我们兰芳的消息,都要争取第一时间传递到我们这里。”

    赵学宁看着陈启隆,给他下达了一个重要任务。

    兰芳的情报系统一直都是陈启隆这个外交总长在兼管,从赵学宁决定在清帝国内部发展兰芳情报网络开始,他就组织了一支人马以走私商人的名义在广东、福建一带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几年下来,那些走私商人在广东福建之地积累了一些人脉关系,不仅为兰芳招揽到了一些流民人口南下抵达婆罗洲岛,还帮着做成了几单硝石走私生意。

    捞人口、走私硝石和搜集情报,就是这支情报队伍的三大使命。

    就目前来看,他们做这个事情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很好,赵学宁也得以掌控清帝国内部的一些舆情走向。

    比如今年年初开始,乾隆皇帝弘历开始了自己的第五次南巡,预计目的地是江宁、杭州一带,听说还要祭奠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这段时间内,兰芳不能搞出太多的动静,起码不能动兵,要等弘历返回之后再动兵,而且要快,尽量不要引起清帝国的警惕和注意。

    有一点比较麻烦的是,赵学宁缺少清帝国上层社会的眼线,所以并不确定清帝国对目前南洋的局势有多少了解,也不能确定清帝国得知兰芳是一个汉人建立的国度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他能确定的就是,弘历老了,不想搞事情,只想维持现状,享受乾隆盛世给他带来的荣光。

    而且哪怕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对于红溪惨案也没有什么反应,没有干预,这充分证明弘历对于向南发展什么的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如果南洋最大的势力从欧洲人变成了华人,或者说,变成了一群汉人,那么弘历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动作呢?

    之前赵学宁没有选择向菲律宾进军,就是有这方面的顾虑。

    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可以稍微少一点这方面的顾虑了。

    若要汇入这个时代的洪流,稍微改变一下可以预见的百年之后的民族的悲剧,那么,自己就要去冲着那少得可怜的希望努力使劲,哪怕为此拼尽所有。

    在这个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的年代,他绝不容许弘历一个人毁掉整个国家。

    所以,菲律宾他志在必得!

    未来的北伐作战,他也绝对不会退缩!

    晚上的小会结束了,属于赵学宁大总统职位的第一天也结束了。

    送走了所有部下之后,赵学宁揉了揉太阳穴,看了看时间,又坐下来处理了半个小时的国务,把白天没处理完的事情收了一个尾,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同在白宫内的自己的家里。

    小安东已经睡了,在自己的婴儿房里香甜的睡着,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