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驱逐鞑虏,再造中华
第一百五十章 驱逐鞑虏,再造中华 (第1/3页)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共和国五年、乾隆四十九年的上半年,在兰芳的势力如野火一般在两广、福建之地发展的时候,当地的官僚们不说积极应对吧,至少也能算是什么都没做。
不单单是两广地区在舒常的指导思想下什么都没做,福建地区,闽浙总督富勒浑与福建巡抚雅德也什么都没做。
尽管他们也因为《南洋英雄传》的事情对赵学宁和兰芳有所耳闻,有所警惕,但除了加强搜集关于兰芳的消息之外,什么别的事情也没做。
富勒浑忙着纵容自己的家人贪污,使劲儿捞钱,那叫一个快活。
雅德忙着休闲享乐,一边捞钱一边享受,各种大排场搞得不要不要的。
这两人别说对兰芳了,就算是对于福建地区频频爆发的宗族械斗事件也完全不管。
他们主打一个官府离线制的治理方式,不参与械斗的任何过程,仅在事后安排低级官员收拾残局,就基本上纵容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侵吞。
然后懂事的胜利者自然会向他们献上孝敬,打点上下,整顿残局,恢复生产,清政府的官员们只要躺着收钱,抹平伤亡数据,告诉上级无事发生,剩下的全都交给获胜宗族就可以。
这种好事其他地方的地方官能遇到吗?
嘿,这可是咱们的造化!
咱阿玛当年跟着多尔衮入关的时候就已经把后代要吃的苦都给吃完了,现在还吃啥苦?要吃甜!大口大口地吃甜!
所以这棒子满洲勋贵官僚也乐得清闲。
他们清闲了,紫禁城内的天子自然也什么都不会知道。
因为他们的懒政行为,兰芳的势力借助宗族械斗之风加速发展扩张,收容流民、训练壮丁,其发展之快,甚至都超乎了赵学宁自己的最佳设想。
以至于到共和国五年、乾隆四十九年冬季的时候,赵学宁忽然得知自己在两广和福建地区控制的农庄据点增加到了一百零三个!
其直接控制壮丁增加到了五万余,算上妇孺老幼,生活在兰芳势力控制据点的人口数量直逼二十万。
仅仅一年不到的功夫,兰芳的势力触角们就在清帝国的沿海地区站稳了脚跟,发展速度之快简直堪称火箭窜升,人口数量直接等于兰芳本土汉人数量的四分之一。
带清到底有多少人口啊……
怎么就那么富裕啊!
这些人口如果给到我,那该有多好啊!
我能把整個南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都给占据了搞大开发啊!
铁矿!金矿!煤矿!稀有金属矿产!全都会属于中华!
钱啊!那都是钱啊!还有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啊!
弘历老儿!你tm该死啊!!!
以前还没有太过直观的感受,现在看到了直观的数字之后,赵学宁拿着报告蹲在暹罗的办公室里恨弘历恨得咬牙切齿,然后忍不住蹲在墙角画圈圈诅咒弘历,诅咒他终有一日要摸不着头脑。
你这老小子不是喜欢法国的宫廷艺术吗?
好,等我抓到你,就免费送你一套路易十六同款断头台!
免费!
我让你享乐!
赵学宁在心里发下了誓言。
整个共和国五年,赵学宁没有再兴起全面大战,只是在局部地区组织了几次小型作战。
剩下来的精力就全部投入了治理国家的范畴。
他在兰芳本土和暹罗掀起大发展大生产运动,把之前通过战争和贸易所得到的财富全部投入到了国家建设之中,带动国力的大幅度上涨。
他改组军队,革新装备科技,训练新兵,组建农庄,使平民安居乐业,使兰芳国内的社会矛盾极大缓和。
接着他又兴建学校,于共和国五年十二月于天京正式开办兰芳政法大学和兰芳国立大学,接着又把原先的炮兵学校和军官速成班合并,在天京城北办设兰芳国立军事大学。
国立、政法和军事三所大学在天京城正式开办。
专司培养行政、司法人才的政法大学,专司培养陆军、海军人才的军事大学,以及专司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国立大学,这三所大学的成立,表示兰芳国立高等教育体系的正式确立。
同时,最底层的农庄扫盲识字班也基本上实现了农庄层面的普及。
经过五年努力,每一个兰芳政府实控的集体农庄内都有一个配套的识字扫盲班,负责帮助不识字的华人、土著人掌握汉字读写技能。
另外,由天京中央政府拨款,专款专用,给全国九十三个县都配置建设了相对应的县学,负责让有条件的适龄学童进入县学进一步学习深造,给国立大学提供人才的来源。
因为时间和人力物力的关系,原本预计要建设起来的州学尚未完成,所以目前的教育体系就是三所国立大学直接对接九十三所县学,用一种比较垂直的管理方式来进行人才的选拔。
主要县学初建,缺少师生资源,大学也是刚刚建立起来,也是缺少正儿八经的来源于全国各地的生源,大家目前都有点草台班子的味道,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把架子搭起来,后面再慢慢完善规划。
现在大家唯一的优点就是不差钱。
掌控了大半个南洋贸易的兰芳共和国,光是马六甲海峡问带英要的过路费就够三所大学的日常开销了,所以那是真的不差钱。
可除了不差钱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优点了。
赵学宁拉起这三所大学的框架,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