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将出马

    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将出马 (第3/3页)

阿桂又得知敌军攻陷了东安和武清,进一步威胁了京师的安全,京畿之地已经不稳,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逃难浪潮,大量人口向京师靠拢寻求庇护,眼看着情况就要失控。

    阿桂顿时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

    弘历交代完了事情,握着阿桂的手,继续嘱咐他。

    “索伦营和蒙古马队还没到,爱卿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可以不着急开战,不必急于寻求和贼军决战,一定要等到时机成熟,方能决战。”

    “奴才遵旨!”

    阿桂领下命令,便开始了自己的整军任务。

    目前清军主力已经布置在了通州,阿桂星夜出城抵达通州接过了指挥权,又找来之前和兰芳军队交过手的军兵、军官询问情况,进一步了解兰芳军队的虚实。

    当他得知兰芳军队火力凶猛、枪械精良的时候,眯起了眼睛。

    “火器,仰仗的是天时,但凡天时有变,大风大雨之下,火器也没有任何意义,火器可为战事辅助,而不可为主战兵刃。

    昔年我朝太祖立业之战,前明军队一样火器犀利,可一样战败,所以留下祖训,我朝当以骑射立业,无论如何都不能忘却骑射之重要。

    兰芳贼军以火器立业,纵使火器犀利,可一旦天公不作美,便是他们取死之时,此战,本将军已有必胜之把握!”

    看到阿桂如此胜券在握,众将都十分高兴,一起为这位乾隆朝至今为止硕果仅存的老将军恭贺,助他旗开得胜,再立大功。

    众将之中,只有经过和珅推荐的和琳对阿桂颇为不屑,觉得阿桂是强作镇定,自己其实心里也没有任何把握。

    和珅跟他说了,兰芳军队火器犀利,炮和枪都能打很远,对他们要么贴身,要么躲的远远的再找机会贴身,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指望下雨?

    这几日天公还真是不作美,不像有要下雨的样子啊。

    正如和琳所揣测的,阿桂只是嘴上说的豪迈,要稳定军心、让士气增长,至于能否打赢,他自己也没有必然的把握。

    福长安他知道,并非无能之辈,带着一万多军队进攻天津却被打得大败亏输全军覆没,足以证明兰芳军队的强悍与犀利,这绝不是开玩笑。

    在己方枪炮都没有对方打得远的情况下,贸然上前接战就纯粹是找死。

    所以阿桂目前有两个策略。

    第一,看看大军能不能靠着火炮和火枪数量的优势对兰芳形成一些优势。

    因为不管怎么说,就目前清军的情报来看,不认为兰芳军队有超过一万人的可能性,而清军有将近四万之数,首先兵力上有绝对优势。

    兰芳军队渡海来攻,携带的武器弹药数量不可能很多,也不可能支撑他们久战,自己这边只要能坚持住不被打败,那么当兰芳军队弹药消耗干净的时候,就是取胜的契机。

    己方背靠京师武库,弹药充足,火器充足,不管打多少都能很快补充,这是最大的优势。

    第二,听说兰芳军队没有骑兵,而骑兵恰恰是对付火器的最强存在,所以阿桂认为如果兰芳军队不单单是守城,还愿意野战,那就可以发挥清军骑兵上的优势,将他们击溃。

    所以,阿桂决定此战的要诀就在于稳,稳得住,用优势兵力压迫而不急于寻求决战。

    对方若守城,那就佯攻,消耗他们的弹药,等他们的弹药消耗的差不多了,就能压上去寻求决战了。

    要是对方野战,那也行,就出动骑兵对付他们,以优势骑兵将他们击溃,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反正绝对不能像福长安那样什么都不知道就寻求决战,大军压上去被打得惨兮兮还不知道及时止损,那绝对不行。

    俗话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阿桂行军征战五十年,学到的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活着才是硬道理】,死了,什么都没了。

    对于阿桂来说,他已经功成名就,还是乾隆以来硕果仅存的唯一老将,目前来看,整个大清军界都没有比阿桂的资历还要深厚的存在,所以阿桂已经过了那个不断追求军功的时期。

    他现在所想的,更多的是要保全自己、平稳落地。

    ————————

    ps:过年以来我就没吃到午餐肉了,午餐肉能量严重不足,加更什么的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