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华联邦,万岁!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华联邦,万岁! (第1/3页)

    此次乌里雅苏台大捷是中华联邦在蒙古大草原上获得的最大的胜利。

    一战之下,中华联邦北伐军击杀蒙古骑兵八千余人,俘获四万余人。

    参加此战的旧蒙古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有三百多人被生擒,有二百多人被杀死,侥幸逃生的不足二十人,基本上算是被一锅端了。

    也就是眼下蒙古没有了皇帝,也没有了真正说话有分量的人,但凡是有那么一两个人,苗旷都感觉自己这一战能和当年蓝玉打的捕鱼儿海之战相提并论了。

    不过就算这个时候蒙古出现了什么天降猛男,苗旷感觉自己取得的战斗也不能和蓝玉相提并论。

    毕竟时代已经变了,他们装备的火枪火炮已经拥有了决定性的杀伤力,早已不是蒙古骑兵那传统的骑射能够威胁的了。

    这一点从当初在八里桥之战就能体现出来。

    蒙古骑兵们拼命冲击,拼命厮杀,却依然拦不住火炮火枪的步步为营,他们试图用血肉之躯换取胜利,但是血肉之躯在火枪火炮面前,是脆弱的。

    时代变了,骑兵如果不顺应时代改换战术,就会落得蒙古骑兵这般的下场。

    所以苗旷高兴归高兴,倒也没有高兴太久,取得决战的胜利之后就该干嘛干嘛,整顿战场,看管俘虏,清点战利品,审讯被抓起来的王公贵族,让他们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报完全吐出来。

    同时,在俘虏当中选择愿意戴罪立功的战俘作为向导,带领北伐军骑兵去到各个盟旗所在地进行主权的宣示,告诉他们所有人——你们的主力已经覆灭了,人也差不多都被抓起来了,负隅顽抗是没有意义的。

    甭管你们之前是做什么的,现在只要投降,就能得到宽大处理。

    如果不投降,那就别怪我们辣手无情,我们手里的枪可不是烧火棍!扣动扳机,是要死人的!

    北伐军骑兵很快抵达了扎萨克图汗部,抵达了科布多,抵达了唐努乌梁海,抵达了车臣汗部,抵达了乌里雅苏台地区的各盟、各旗。

    他们杀死了各盟各旗依然忠于王公贵族们的下属们,然向生活在这里的被吓破胆的蒙古牧民们宣布该地主权已属中华联邦。

    他们从此以后不再是各個王公贵族旗下的牧民、奴隶,也不再是什么所谓的大清子民。

    而是中华联邦共和国的公民。

    只要投诚,从这一刻起,他们都将拥有中华联邦公民的身份,并拥有相对应的权利。

    中华联邦政府向他们许诺,他们不再是奴隶,不用再负担过去那般沉重的赋税,不必再卖儿卖女换取生存物资。

    只要他们愿意投降,愿意成为中华联邦的公民,并且遵守中华联邦的法律,就必然可以过上比以前好得多的日子。

    中华联邦政府会把他们重新编组,会让他们安居乐业,愿意务农的就从事农业,愿意放牧的就继续放牧,只要按照规定缴纳赋税,就会得到中华联邦法律和军队的保护,不会再有人敢于欺负他们。

    中华联邦会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中华联邦秉承着当年兰芳共和国的传统,嗓门大,给的也足够多,嘴巴硬,拳头也很硬。

    赵学宁一早就决定了,作为见面礼,凡是愿意投降中华联邦、成为中华联邦公民并宣誓效忠的蒙古牧民,将立刻获得免除过往带清统治时期全部债务的优待。

    所有,是所有的债务,一笔勾销,再也不复存在。

    从这件事情上,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大搞清算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很方便的收买人心。

    因为中华联邦决定清算了晋商集团和带清在蒙古的全部官僚势力,而整个蒙古地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牧民,有一个算一个,全民负债,就没有一个人是不负债的。

    他们的债主,就是中华联邦政府决定消灭掉的那群人。

    这不巧了吗!

    你的债主,是我的敌人,那咱们就是一家人啊!

    通过打击晋商集团和带清余孽,以此获得内蒙古和乌里雅苏台地区蒙古二百六十二旗的认同与好感,这简直不要太妙!

    不仅能赚到钱,还能真真切切的获得好感,这么好的生意,怎么能不去做?

    还真别说,这年头,要是谁能帮着牧民们把晋商的债都给免了,几乎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