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疲惫的女皇

    第三百八十四章 疲惫的女皇 (第1/3页)

    这款迫击炮的重量不算太轻,但是相较于传统的轻型野战炮,那还是很轻便灵活的。

    关键是迫击炮的体型不大,可以装在车子上前进,必要的情况下也能拆分成零件由士兵抱着一起前进,到了射击位置再来组装。

    如此一来,可以配合步兵快速前进的轻量型重火力得到了重大推进。

    不过赵学宁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对工业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超轻型迫击炮——掷弹筒。

    掷弹筒介于迫击炮和手榴弹之中,射程和威力不如迫击炮,但是又比手榴弹多了射程,在战场大环境中有其独特的生态位。

    相较于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来操作的迫击炮,掷弹筒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作,属于单兵重火力,火力自然不如火炮,但是单兵就可以使用,单兵就可以携带穿越战场。

    对于散兵群战术来说,不仅要有轻火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攻坚的轻型重火力也是必需的,且越多、越便于携带越好,效果也越棒。

    手榴弹受限于投掷距离,而掷弹筒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战时期,日本人首先装备的掷弹筒起到了这個效果,有经验的老兵使用掷弹筒可以打出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且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对于老兵来说,掷弹筒无异于战场单兵神器。

    所以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掷弹筒都起到了正面效果,美国佬一开始也吃了不少亏,后来受到掷弹筒的启发,研发出了单兵用榴弹枪。

    在赵学宁的设想中,不仅要给一个步兵战斗小组配备迫击炮,也要配备掷弹筒和手榴弹。

    如此,便可以使步兵在接敌战场上同时具备远、中、近三个维度的超越枪械子弹的杀伤能力,从而最大化步兵战斗小组的战斗力。

    同时装备了迫击炮、掷弹筒和手榴弹的步兵战斗小组便是一个完全体的战斗小组。

    在赵学宁的设想中,一个五百人的连队可以划分成多个五十人左右的突击战斗组,战斗组内可以分为迫击炮小队、掷弹筒小队和步枪小队。

    三个小队各司其职,交替掩护前进,灵活利用地形和掩体,每一个位置上都能有相对应的兵器对敌人造成杀伤。

    再搭配远处大兵团指挥的重炮群落发动的超远程炮击,形成四个不同级别的火力打击,在近距离接敌之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

    直到最后近距离接敌进行刺刀肉搏战的时候,应该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削减了敌人的数量和战斗力。

    如此,一套完整的战术思想和相对应的武器装备的改良就已经初具雏形。

    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开始联席商讨更加细节的战术标准,准备出台新一批的战斗士兵手册用以培训军队的新战术体系。

    整个武器和作战体系的改良也在不断地进行之中,中华联邦国民军的军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开了。

    到兰芳十四年正月,新年假期刚刚结束,赵学宁得知自己提出的用弹簧取代长炮筒而增加掷弹筒射程的方案被工业部成功落实,一台最初型号的掷弹筒样品已经被制造出来,开始了最初的实验。

    好家伙,果然有的放矢就是快,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他们就能创造奇迹。

    一旦迫击炮和掷弹筒都成熟了,跨越到一战二战时期的单兵用手榴弹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这三种新式武器一旦成功拿下,距离新战术的正式执行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届时,一支具备强大火力和战斗力的新式步兵会给整个世界以巨大的震撼。

    而就在中华联邦昂首阔步向前进的同时,远在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终于知道了赵学宁给她送去的那份“大礼”——整个伊尔库茨克总督区的崩毁和托木斯克等边境城市的被攻破。

    中华联邦的军队居然没有任何宣战布告,就直接出兵毁灭了整个伊尔库兹克总督区,打败了全部的驻军,还把总督和各地官员都给俘虏了。

    当地的全部财物,整个俄罗斯帝国为了这一地区投入的一百多年的心血全部被中华联邦摧毁、掠夺,什么都完了!

    这个消息是之前派出去的外交团队和从当地逃回来的官员汇报的,两方面正好在道路上遇到了。

    一番交流之后,外交使臣顿时感觉继续出使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于是赶快带着他们星夜兼程的返回圣彼得堡,把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