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内画

    第59章 内画 (第2/3页)

话不算什么。

    “这是清末的,也不管你多要,八千。”

    何仁还没说话,张诺不乐意了,“八千太贵了,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老板急了,哪有一上来就用大招的?

    “别啊,美女。允许我开价,就允许你还价,你给个数吧,合适就拿走,咱俩有缘,就当交个朋友。”

    刘飞差点笑出声,这帮地摊老板怎么都是一个话术?和每个人都有缘,和谁都想交朋友,每次都是还没开张……

    何仁咳嗽了一声,没看大家都演得很投入吗?你笑场算怎么回事?

    张诺也学刘飞砍价的方法,直接往大动脉上砍,“那就八百。”

    老板人都傻了,“美女,八百真下不来。你看这雕工……”

    张诺立刻接茬,“挺一般的,一看就不是大师工。”

    “呃……”老板被噎了一下,“确实不是大师工,但也是手工雕出来的,你看这包浆,都红了,竹制的笔筒有这个颜色可不容易,没有一百多年盘不出来。”

    何仁打了个圆场,“看起来确实有一百多年历史,不过不是大师工,收藏价值不高,两千吧。”

    老板一咬牙,“三千,三千您拿走。”

    张诺和刘飞一样,看了何仁一眼,见何仁微微点头,这才喜滋滋地付款拿货,刚想催何仁走远点问问实际价格,她就看见何仁的眼睛直了。

    谢宝坤也看到了何仁眼神的变化,顺着何仁的目光看过去,谢宝坤的眼睛也直了,他看到了一幅画。不,是两幅。

    准确地说,何仁和谢宝坤看到的是鼻烟壶,只不过两人看的完全不是一个,老板摊上摆了一排,能有十多个鼻烟壶。

    明末清初,鼻烟开始传入中国。

    康熙时期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就带着不少鼻烟来到中国贸易,由于稀少,就显得珍贵,乾隆就经常用鼻烟赏赐王公大臣。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快吸鼻烟就成为一种时尚,大为流行。

    一开始都是用玻璃瓶或者铁盒来装,但是中国的达官贵人很会享受,铁盒怎么能够彰显他们的身份?

    于是鼻烟壶就横空出世了。

    所以说鼻烟壶不但是一种容器,更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