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3章 密宗

    第0043章 密宗 (第1/3页)

    只见小镇的老镇长和几大姓氏的代表,簇拥着一个身披红色僧衣的“和尚”走了过来。

    “和尚”颧骨高耸、眼眶深陷,和本地人的容貌有着明显的差异。

    行走之间一手拿着转经轮,一手拿着一方暗金色的盒子,腰间挂着一面暗红色的“花鼓”。

    一行人在经过赵有量的扎纸铺时并未停留,只有那“和尚”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

    稍稍驻足,随后轻声说了句:“嗡(ōng)嘛(má)呢(ní)呗(bei)美(mī)吽(hōng)。”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店铺里的纸人便齐齐发出骇人的惨笑,甚至有朝门口移动的趋势。

    似乎是在回应这个奇怪的“和尚”,更像是在鄙视、驱赶。

    赵有量见状顿时吓了一跳,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赶忙将扎纸铺大门紧紧关闭。

    等到镇长一行簇拥着“和尚”远离,连买纸人的“客户”都走了,赵有量才开口询问。

    “婆婆,刚才那个是洋和尚吧?咋这么奇怪呢?”

    问米婆婆见多识广,目光看着“和尚”离去的方向轻声回答。

    “傻小子,刚才那位大师不是和尚,应该称为喇嘛。”

    “西藏密宗的喇嘛。”

    “看来应该是被镇长他们请来,对付昨晚那三只恶鬼的。”

    书中暗表:藏传佛教和咱们内地的僧人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就比如刚才这位:他们一般都穿着大红的僧衣,外人看来就像是一块红布披在身上。

    而不是像汉传佛教那样,只有重大的日子才会穿鎏金袈裟,具体事例可参照《西游记》中的唐僧。

    因为根据密宗传说,红色是释迦牟尼的肌肉散发出来的颜色,对修行佛法之人有加持之力。

    所以,红色僧衣代表了佛陀对众生的怜悯,象征着生命、勇敢、创造性,还有纪念和祭祀的意义。

    除了僧衣颜色外,密宗喇嘛“打招呼”的方式也和我们印象里的和尚不一样,就比如刚才那位。

    他说的“嗡嘛呢呗美吽”是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