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屯堡的结构

    第101章 屯堡的结构 (第1/3页)

    祖柏先取了钱,带着温越找到工匠。

    工匠们拿了钱,又听干好之后还另有赏钱,一个个喜形于色。

    工匠和军户一样,都是世代传承的。

    这些工匠都参与过边关外的许多城堡建设,新建设一个青牙墩,同样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当温越问起他们该怎么屯堡时,顿时一个方案就被献了上来。

    为首的老工匠,掏出一张卷黄的图纸。

    上面画着大明屯堡的设计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活用地,包括居住地、街道、水井以及庙宇的位置划分;

    另一部分是防御设施,比如屯堡城墙,堡门位置、城墙上的射击口,女墙位置、垛口,还有各种陷阱的位置该放在哪里。

    非常的专业,这倒是省了温越大部分的事情。

    至于新的青牙堡该建在哪个地方,工匠们给出第一个选择是在原有的双台堡遗址上。

    那个地方地势较高,防御性好。

    如果不是因为有内应的话,五千绿营兵围攻屯堡,王有添那四百号人镇守个四五天没有问题。

    不过温越考虑到,那个山台虽然地势较高,但面积有限,日后要是扩展很麻烦。

    所以和工匠讨论了一下,最后选择了在青牙墩东边一块稍高的小丘上,一个堡垒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了水源、地质、交通等因素,合则无往不利,分则一盘散沙,对于守堡兵来说,只有整条防线的联动,才能使边堡真的发挥作用,单一的堡垒,只会让敌人各个击破。

    靠近青牙墩,这样防守更加有依托。

    再者,修建在小丘上,地势由高到低,有利于城堡的排水,预防雨涝积水。

    可别小看雨涝积水的问题,即便是在后世的大城市中,每到夏季暴雨的时候,城市中都会出现内涝,造成许多民众人员安全,和财产的损失。

    青牙墩靠近海边,也会到夏季的台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