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营田制

    第448章 营田制 (第1/3页)

    沙盘这个东西,对明末来说其实并不算是稀罕物。

    早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就亲自堆制过沙盘,来研究天下的地形地势。

    刘秀征讨天水城的时候,其麾下大将军马援就用米堆成山谷,指画形势。

    当然,要建造沙盘。

    必须要有精准的测绘,有精准的地图,否则还是会纸上谈兵,留下刻板印象。

    在命令告示发下的当日。

    青牙军的哨探接连流动,将关内关外的匪徒情况,汇集到情报局的桌上,然后汇总到温越的面前。

    关外的匪徒较少,毕竟在建虏南侵的时候。

    温越已经做好了准备,专门立寨,收拢南下逃命的难民。

    只有少数难民逃入山林当中,聚众为匪。

    但关内的匪徒就比较多了,建虏在延庆一带肆虐,将那边难民往东往南驱赶,导致永平府内匪徒数量不少。

    青牙军的威名很响亮。

    告示只是刚刚出了几天,投降归附的山贼土匪数量不少。

    也有一些贼匪,见势不妙,没有敢在永平府继续逗留,逃窜到其他府去了。

    还有一些贼匪要不就是顽固不灵,要不就是犹豫观望,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对于这些贼匪,温越冷笑不已。

    等限期到了,温越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后悔!

    剿匪练兵的事情,只是温越诸多政策的其中一条。

    幕府建立后,诸事走上正轨。

    而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便是屯田了。

    屯田的事宜算在民政局上。

    与其他部门不同的是,民政局所管辖的是事务算是最多的,所以到现在民政局还没有完善。

    但眼见年底,各种事务都要进入一个结算期。

    民政局也顾不得部门还没有完善,它先要解决的一个任务便是安置那些流民,以及屯堡的建设。

    而这一开展就遇到了问题。

    天启六年上半年,温越救回来的难民数量,有十八万,再加上这几个月流入进来的灾民难民,人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之多。

    如果按照之前定下来的屯田方式。

    难民全部转为军户,每户分得田地四十亩到五十亩,所需要的田地就需要大约240万亩。

    可是整个关外能用的耕地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

    并且如果要开垦这么多耕地,也要有相应的耕牛。

    就在民政局的李昌荼思考着如何解决屯田问题的时候,刚刚进入幕府的叶芝西向他献上了一个计策。

    李昌荼眼睛一亮,急忙过来朝温越献策。

    “下官认为,关外各地屯堡的屯田,可以按照营田制,集体授予田地,而不是再单独授田。”

    李昌荼道:“耕田所用的种子、耕牛以及农具等均由官府供给,所收获的粮食全部由官府回收,然后按照比例分给每户口粮。

    “如此下来,集中各屯人力集中屯田,就算可能因耕牛不足,农具缺少,也不至于影响太多耕作屯田的效率……”

    “效率”这个词语是温越经常挂在嘴边的。

    跟着温越的部下,已经习惯了温越时不时说出一些新名词。

    他们久而久之,也能理解这些新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