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马踏豫州,高义封侯

    第23章 马踏豫州,高义封侯 (第1/3页)

    数日之后,泰山郡北。

    身为狼骑八健将的臧霸,在青徐两州交界处,成功接收到第一批粮米,共计有五万石。

    为表与袁绍结盟的诚意。

    高义当即派遣三万兵马,兵分三路攻入豫州,与曹操再次交锋。

    第一路,则是由袁左宗带领两万兵马,屯兵太丘城外,与曹军形成对峙,牵制豫州境内的曹军主力,迫使其无法分兵。

    第二路,则是由成廉与曹性率领五千徐州军,乘坐百余艘艨艟,顺着水道,一路劫掠沿途乡村水寨,迫使青壮流民逃入徐沛境内。

    第三路,由高义亲自引领五千狼骑,深入豫州腹地,到处劫掠城寨,纵火焚城,使曹操的后方彻底乱套。

    对于侵略豫州的城寨,驱赶流民,纵火焚城这些事情,高义麾下的大多数徐州兵,虽心有不仁,却毫无愧疚感。

    寇可往,吾亦可往!

    当年,曹操以替曹嵩复仇为由,大举进犯徐州境内。

    曹军所过之处,城寨近乎鸡犬不留,大量老幼青壮,死于曹军的无情屠戮,无数妇人,被曹军凌辱至死。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逢于乱世,人命如草芥!

    徐州彭城一带,数十万无辜百姓如一群猪羊般,被曹军驱赶到江河里淹死。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便堵塞住河道,使河水无法流通。

    ……

    最终,经过高义的大举入侵后,作为曹军大后方的豫州,可谓风雨飘摇。

    疲于奔命的曹军,开始逐渐溃败起来,暂时无力阻挡高义的兵锋,只得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固守城池,以待援兵。

    数十万豫州百姓,被迫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被高义大军驱赶进入徐沛地区,为当地带来巨量的廉价劳动力。

    但高义知道,这数十万流民虽然被暂时强行压制住,若是处理不好,迟早会激起民变,成为巨大隐患。

    于是乎,高义直接大手一挥,命令各郡国,开设粥铺,救济百姓。

    与后世‘筷子插上去而不倒’的赈灾粥,截然不同。

    各郡国设置的粥铺,熬制的米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