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扒媒

    第24章 扒媒 (第1/3页)

    高庄村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大约有一千多人。

    高庄村的北边,是周庄村,南边是王庄村。

    周庄村和王庄村都是小村,都是大约只有五六百人口。

    以前生产队的时侯,三个村是一个大队,即一个行政村。

    周庄有两个小队,高庄有四个小队,王庄有两个小队,共有八个大队。现在村里的老人说起别村人的时侯,还以“几队”来称呼,比如吕小乐家是六队的。

    八零年代中后期,三个村子分开了,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村支部和村委会,成为三个村子。

    王庄的经济比较落后,除了村里有几个小型的家俱厂之外,没有别的支柱产业,村民要挣钱,只能外出打工。

    高庄最富裕,除了砖瓦厂,还有几个规模不小的家俱厂。

    周庄村虽然比高庄稍微差些,但也相差不多,这个村子的村民,多数从事牲畜贩卖的行当,虽然整得村里臭气薰天,但村民的腰包却都鼓起来了。

    在周庄村,有一个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媒婆,以巧舌如簧,“成媒率高”著称,因夫家姓周,别人都称她为周媒婆。

    吕小乐回到家的时侯,周媒婆正在他的家中。

    三个村子虽然分开了,但还在共用一个学校,吕小乐和周媒婆的女儿周巧梅,还是小学和初中的同学,他也经常到另两个村里去玩,所以认识周媒婆,周媒婆也认识他。

    周媒婆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虽然是农村妇女,但穿着很干净,短发,圆脸,皮肤微黑,身上有一股农村妇女的泼辣和利索劲,年轻时也是飒爽之人。

    她平时除了务农,还帮着丈夫干些牲畜贩卖的行当,但最大的精力,还是用来说媒。

    由于说媒需要到处去,骑自行车太累了,轿车又卖不起,她就买了辆女式木兰摩托车。

    十里八乡,能骑上摩托车的中年妇女不多,周媒婆是其中一个。

    周围几个村子的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