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防范于未然

    第四十二章 防范于未然 (第1/3页)

    “抓错了人……”

    空阔的阳曲街头,姐弟俩漫步,交流意见:“江湖路数和谍探风格有冲突么?”

    狄湘灵道:“自是有的,燕云之地的江湖人,我也见过,他们有的心慕中原正统,要驱逐异族,有的则对辽国忠心得很,视宋为南朝,还盼着南下侵宋,但大多是不愿做谍细的……”

    狄进了然:“细作身份低下,并无前程,虽说‘今之御边,无先于用谍’,但江湖人愿意投靠朝廷,也是为了荣华富贵,求官身赏赐,而不是做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狄湘灵连连点头:“正是这个意思!”

    狄进道:“那江湖女子得不到官身,愿为谍探呢?”

    “辽人官员可不见得会用女子,萧太后当年倒是愿意用女子为官,助其巩固权势,她死后,那些女官下场可不好!”狄湘灵道,“说起来辽国派一个女子谍细入宫缝衣裳,就挺奇怪的,皇城司的情报真的没有错么?”

    狄进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历史上的江湖人,其实就是民间有能力的人,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和庙堂所抗衡,并不是一味的打打杀杀。

    即便是打打杀杀的游侠儿,也是效仿先秦刺客,刺杀敌对国家的重要官员及将领,博一个偌大的声名。

    相比起来,细作总是与背叛为伍,充斥着尔虞我诈,推进着看不见的战线,或许这些人所做的事情,对于两国交锋的影响力巨大,甚至一個关键情报的获取,可以减少前方军队成千上万的伤亡,但终究是籍籍无名,功绩不为外人显露。

    江湖人最求的就是声名,他们为朝廷去当谍探,岂不是与初衷相违背?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驱策。

    比如重金收买,宋军许多边将都喜欢用谍,代价就是花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比如江湖人重义气,从这方面入手,先以美酒佳肴款待,再以国家大义,百姓安危为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