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7第二次呼吸!

    0137第二次呼吸! (第1/3页)

    “居然产生了联动!”

    “是因为我在跑步期间放空了大脑的关系?”陈觉看着面板上弹出的提示,继续保持那种奇妙的放空状态继续跑动。

    靠着自身的意志力,以及破2的体质属性,陈觉坚持把前20个分组给跑完了。

    算上中间穿插的200米间歇性慢跑,以及之前的2.5公里负重拉练,陈觉这一下午已经累积跑动了1.4万米。

    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的马拉松!

    最主要的是【法特莱克跑】是混合了快、慢两种形式的跑法,比起马拉松的慢跑而言更累更有锻炼效果,时间也压缩地更短。

    只是跑完前20组陈觉就已经打破了一次身体极限,体力彻底消耗干净。

    “呼~嘶~”

    “这是哪路狠人发明出来的跑法?”

    “这么跑,确实太累人了。”陈觉从跑道线上下来,心中忍不住吐槽。

    不能坐的他只好用漫步的形式慢慢走到了自己的背包,把背包里带来的补充剂和电解质水猛灌了两瓶。

    ……

    在塑胶跑道上来回踱步休息了整整20分钟,见体力恢复地有点慢,他就试着分配了0.03的自由属性到了【体质】上。

    三股热流传导全身,那种肌肉的紧绷、僵硬感稍稍化解,将近耗尽的精力也猛地涨回了一大截。

    大概从20%的体力回涨到了60%左右,远没有达到刚练时磕了氮泵和开启肾上腺激素120%的亢奋程度。

    “突破极限的消耗还是有点大!我这点体力居然支撑不到跑完全部40组。”陈觉心中暗道。

    这时张学特他们也在练完短跑后上了赛道,见他们组成一队在前面领跑,陈觉就下意识地紧跟了上去。

    这种跟跑方式在专业的中长跑、马拉松项目中被称为跟谁跑。

    顾名思义就是跟在领先跑者的身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起到减少消耗,留存一定的体力,方便在最后冲刺阶段作出出色的冲刺表现。

    这种跟随跑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按照耐克运动研究实验室2016年公布的风洞实验数据来看,跟随跑的过程中前方的配速员能起到承担破风的作用。

    所以在马拉松或者一万米这类中长跑比赛中,经常能看见3人或者6人为一组的配合阵型,其中只有2人是真正发起金牌冲刺的,其余的队友都是替跟随者打配合做辅助、充当绿叶作用。

    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运动竞技战术,陈觉正好体力消耗过大就跟在了张学特他们后面。

    不过他的【法特莱克跑】是设计了时间限制的,后20组400米都必须跑进70秒,所以在跟随跑的过程中陈觉都会控制自己的速度以免造成时间超限。

    好在一圈400后有200米的慢速恢复间隙,虽然体力并没有处在巅峰状态,但是陈觉依旧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