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飞火流星,画龙点睛!

    0246飞火流星,画龙点睛! (第1/3页)

    “国外寄来的信?”

    “还都是英文?”

    陈觉心中泛起了嘀咕,以为是大使馆寄出的签证、护照这一类的后续手续文件。

    毕竟之前在杭城上班干金融时,他就知道这类机关单位办事都比较繁琐。

    比如贷后给逾期客户寄法院传票,通常都是寄到老家去的。

    因为逾期客户闹到最后大多都会跑路失联,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装死的同时彻底人见蒸发,拉通讯录清单都没用。

    如果按照贷款资料上的暂住地址去找基本都找不到人,而法院的资料都是用邮政的信件寄过去,必须本人签收才行,如果联系不到本人只能再退回到法院重新寄出,兜兜转转一圈送到客户的户籍地老家。

    所以对于二叔的提醒陈觉也就没太放在心上,慢慢开车回到了云寨。

    ……

    到云寨后太阳已经慢慢落下山头,天边的云彩抹上了金红相间的霞光。

    陈觉停好车后就将买的那一批袖珍无人机通通搬过了江对岸。

    这一批无人机分三次发货,第一批一共三百台,看着单机个头不大,但是堆叠起来数量不少都快把陈觉那辆大型SUV的整个车箱都塞满了。

    花了点时间将它们送过岸,又去找村长借了那辆电三轮运到了学校里。

    陪着吴老师在食堂吃了顿晚饭后,陈觉就开始慢慢拆盒试了试效果。

    原厂的电池里都是满电状态,将无人机依次排开铺操场后,陈觉就通过总遥控器进行启动升空。

    “嗡嗡嗡”的螺旋桨声音好似群蜂过境一般动静很大,把褚校长、侯村长还有一些云寨村的老人孩子都吸引了过来。

    “觉哥,这些能表演无人机秀吗?”吴芳好奇问道。

    云寨毕竟是乡下,娱乐活动比较少。

    再加上学校翻新还没结束,孩子们的课间游戏比较单调,吴芳就想着利用这一批无人机给孩子们上一节生动的信息技术课程。

    要知道,城市里的小学生很早就开始碰电脑和手机、平板这些电子产品。

    哪怕是陈觉这个九零后,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县城插班读书时也用过台式的大头PC和软盘做过类似flash动画这类的基础电脑课程。

    乡校条件差了点,连个光纤网络都没通上,所以吴芳就想尽可能地给孩子们多开开眼界,在上课的同时扩张孩子们的知识面,亲身体验一下大山以外的科技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