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遗留的线索

    第三章 遗留的线索 (第1/3页)

    张舜等人回到警队时,原本晴好的天气变得乌云密布,不多时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刑侦大队第一支队接办了这个案子,张舜刚回到队里就接到了局长办公室的电话。

    “袁局,什么指示?”他大大咧咧的坐在局长办公室对面的办公椅上,看着圣州市公安局局长袁国斌。

    袁国斌摘下眼镜,从电脑屏幕上将目光移开,“今天早上的案子,网上早就沸沸扬扬了。六条人命,这在咱们圣州,或者说放眼整个江原都是近些年来从未出现过的,特大恶性事件。”

    张舜不置可否,神情冷峻。

    “你去过现场了,目前有什么看法?还是要尽快拿出一个对外的说辞,让宣传部的同事配合你。这案子一天不消停,一天网上的舆论就不会下去。”他的手掌拍了拍桌子,心里有些急躁,这是他在任的最后一年任期,即将顺利的退休离任,光荣的交接肩负整个城市财产生命安全的工作,他原本感到肩头的担子越来越轻,谁能料到如今这惊天的案件是圣州近十年以来最为棘手的灭门案,如果有任何一点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他兢兢业业三十年的警察生涯,这让他的心头不禁感到沉重。

    张舜梳理着思绪,“六人的死法不一,死亡原因可以确认,但现场没有找到凶器,暂时无法判定动机,并且由于死亡时间的精准度暂时不能判断死者的先后死亡顺序,还不能排除是群体相杀事件,还是另有图谋的嫌疑人。不过其中有四位都是圣州电影学院的学生,我会觉得除了剧组本身的工作性质外,还要考虑学校的成因。这不是偶然事件,不过法医那边还是希望可以和家属协调,进一步做解剖也许还能查到一些痕迹。”

    “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冤,几个学生能惹来这么大的事故?不是那个导演和制片人也死了吗?”袁局长关切的问。

    “每个人的社会关系,我们都会做一遍摸底,我安排一队在跟进,但二队机动,随时听候调遣。另外我还需要看看这部剧,《看不见的用心》这剧名值得深究,毕竟还没锁定嫌疑人,任何可能性都存在。”张舜有些自嘲道。

    “这个案子,你务必亲自跟进,命案必破的原则绝不能有任何动摇。”袁国斌再次叮嘱道,旋即他话锋一转,“最近领导怎么样?不是我说你这小子,单着就罢了,没事还是要多回家看看!出了咱们这事,在江原的地界,怕是今年精神文明城市的帽子,是没了。”

    张舜有些尴尬,仔细想想自从他搬离家,自己在公安局附近买了一套公寓后,就鲜少回去和父亲张世荣见面。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缓缓叹了口气,“应该还是老样子吧…袁局,没什么指示,我先出去忙了。”

    袁国斌也留意到他的疏离态度,不好再多加相劝,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张舜不仅是警队奋战在一线的后生人物,其父张世荣更是江原省在任的省委书记!

    作为省委书记的长子,无论在任何关口,保住他的性命都是袁国斌的首要信条,张舜是个混不吝的,每回冲锋陷阵都是临时出击,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那档子危险的武行事都做了个遍,这也让袁国斌每次事后得知来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