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明于时势为肱骨,趋炎附势未善终

    第326章 明于时势为肱骨,趋炎附势未善终 (第1/3页)

    “你说什么?”袁耀皱起了眉头,像是没听清一样。

    “刘晔愿为世子效犬马之劳!”刘晔说着便扶起衣摆,朝着袁耀跪了下来。

    若是刚穿越那会,袁耀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了。

    但现在袁耀手下并不缺谋臣,因此对人才的选用也提高了要求。

    不仅要求帐下文武有一定的才能,还得有相当的品行。

    刘晔的才能那自然是没得说的,时人称有“佐世之才”,擅长筹谋划策,能跻身当世一流谋臣之列。

    但是这为人嘛,是有待商榷的。

    历史上的刘晔,虽然凭其智略被曹魏数代君王引为肱骨之臣,但因其汉室宗亲的出身,并没有担任显赫的官职。身为曹魏三代元老,最终却因揣摩帝心,曲意迎上而晚节不保,郁郁而终。

    总的来说,此人明于时势,却亦有些趋炎附势!

    眼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袁耀刚被举为孝廉,南下历练那会儿他不愿跟随;看到袁耀执半个扬州之权柄,又主动来效忠。

    这也是袁耀犹豫的点。

    罢了,揣摩上意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以后防着点,只要他别谋反什么的就行。

    不过袁耀也很清楚,他这一犹豫,在刘晔看来就是心存芥蒂的表现。

    现在才开口答应,也只会让刘晔心生不快。

    还得想个法子!

    袁耀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子扬久居淮南,最近就没听到什么风声,甚至是不好的谣言吗?”

    刘晔一怔,他自然知道袁耀说的是什么。

    不就是袁术想称帝嘛!

    这在淮南上层士民中,早已经是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在中下层百姓中,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某地水蛇化蛟龙飞天的传言也是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作为汉室宗亲,刘晔此时只能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在下专心政事,不曾有闻其他,还请世子明示!”

    袁耀就猜到刘晔会这么说。

    虽然明显上,袁耀和主簿阎象、名士张范等人反对袁术称帝,但袁耀毕竟是袁术的嫡独子,万一他是在和自己爹演戏呢?

    刘晔拿捏不准袁耀的立场,因此只能假装不知道这件事,这样就可以避免表态过早而站队错误的问题。

    袁耀自然不能遂了刘晔的愿,于是直接摊牌道:“我父亲有意建号称帝,你就不怕跟随了我,而成为附逆之臣吗?”

    刘晔直接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袁耀会把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直接放到人前来说。

    但他不是袁耀,不敢多作犹豫,稍微顿了下便十分沉重道:“昔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今日汉失中土,群雄并起;是为天道轮回,人心思变。”

    “如今天子流离,政在家门;豪雄角逐,九州分裂;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在下虽刘氏苗裔,但亦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