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冯文生警告沈冬素

    第83章 冯文生警告沈冬素 (第3/3页)

    笑着对绣娘道:“几个孩子的先裁,大人的可以慢些。需要几天呢?”

    绣娘们相视一望,笑着解释道:“姑娘如果急需,我们这有一批半成衣,改一改明天就能给您。

    只是用的是下人们的粗棉,您要是嫌弃衣料,重新裁就慢些。”

    沈冬素忙道:“不嫌弃不嫌弃,我们农家人穿的就是粗棉粗麻,耐磨又耐脏。”

    她要的皮靴子需要新做,因为府上没有小孩子的鞋底子,但大人的到是立即就能拿到。

    她欢喜地给沈爷爷、沈父、蒋氏、大鱼、莫修谨、沈林钟、甲十八、大麦、阿沅还有自己,一人选了两双。

    一双靴子一双棉鞋,小满、小虎、大莲、仲阳四个的棉衣,明天傍晚她回家时,就能拿到。

    她让绣娘算价钱,绣娘们看一眼刘管家后道:“二两银子尽够了。”

    她一算,呃,还真没算出来,平均下来一双鞋子一百文,棉鞋最多三十文,但鹿皮靴子的价格她就不知道了。

    还是正色道:“你们别少收钱,否则我不要了。”

    刘管家忙道:“没少收,这靴子不是鹿皮的,是牛皮的,便宜。”

    沈冬素笑着付了钱,又把衣裳的钱一并算了,又加上两床棉被,一共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在农村来说是笔巨款,沈林钟的身份银呢!可她总觉得买这些东西占了大便宜。

    可不论是管家还是绣娘,都说就是这个价,京城都是这个价,真没少收她的银子。

    她左思右想,人家是好心知道她穷,一大家子穷,亲戚也是一个比一个穷,有意少收钱,那咱也要投桃报李。

    她能教厨子炒菜,能送刘管家药膏,能教绣娘什么呢?对了,就教绣娘织毛衣。

    一种全新的做衣裳方法,绣娘们肯定喜欢!

    当天她就请木匠削了几十根竹针,和几个绣娘一起搓棉线,然后手把手教她们织围巾。

    再口头教她们织毛衣毛裤的方法,因为她只会织围巾,再认真一点,也能织个帽子,织手套都困难……

    绣娘们果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绵线不用纺成布,就这么搓成粗线,几根竹针一编,就能变成厚实的冬衣,这也太神奇了!

    当天夜里沈冬素去守着凌墨萧,据说绣娘们的绣房,灯火通明一个晚上。

    临睡前凌墨萧听甲四说了沈冬素在府上干的事,听她给全家人都买了冬衣冬鞋,非要给钱,刘管家只好收一点。

    凌墨萧哼一声道:“她把本王的绣娘当大街上的裁缝用了!”

    甲四没听出这句话的意思,问道:“爷是说,不让绣娘给她做?”

    凌墨萧瞥了他一眼,甲四瞬间心领神会,不是不给沈姑娘做,而是要做好,做精细,还要少收钱。

    “沈姑娘给甲十八也做了一份。”

    凌墨萧瞬间觉得心里极不是滋味,这是把甲十八当家人了?冷哼道:

    “甲十八是本王的部下,有冬衣的份例领,用得着她操心!”

    很快甲四又接到刘管家告知,沈姑娘教绣娘们一种新的织衣裳法,绣娘们都被吸引了,拉着沈姑娘不让走。

    凌墨萧失笑:“她来凌府哪里是给本王治病的,就是来好为人师的!

    厨子、乐师、军医都给她喊师父,再加上一个绣娘,这小村姑,有意思。”

    甲四感叹道:“还有木匠,黄木匠给沈姑娘做了一个医用工具,如今还被孙军医拉着不让离开。

    据说那工具很实用,沈姑娘的师父真是个了不起的隐士,竟然教了她这么多奇门奇术。”

    本来凌墨萧和甲四,都没把沈冬素教绣娘的织毛衣的事放在心上,直到翌日傍晚沈冬素带着大包小包的衣裳鞋子离开。

    绣娘找刘管家申请一批羊毛、免毛,说是沈姑娘教的,把这些软毛纺到棉线里,用那线织出来的衣裳更暖和。

    凌墨萧瞬间想到西域送的贡品,其中就以羊毛毯最为有名。而朝廷的司衣局,一直没有找到织羊毛毯的办法。

    难道沈冬素知道怎么将羊毛变成衣裳?若真是如此,这个小姑娘教给绣娘的东西,可价值千金啊!

    而她到底是不知道这门技术有多强,还是有意要献给凌王?

    竟然因为几十双鞋和几十件衣裳,就免费教给绣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