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凌王知道沈冬素议亲的事了

    第101章 凌王知道沈冬素议亲的事了 (第2/3页)

纯打工人,也不会考虑替老板省钱的问题,说不定还会摸鱼。

    但这生意有咱的股份,还有一万两黄金的本钱,节约成本就很有必要。

    她建议道:“王爷老庄子的佃户定不愿意改种棉花,不如开荒新地,再请佃户专种棉花。”

    刘管家笑道:“地是小事,就怕王爷名下多了千亩棉地,会有御史参奏。”

    沈冬素疑惑:“为什么种棉花也会参?”

    “唉,这话说来就复杂了,王爷在封地,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万一一个诱农不种粮食种棉麻的名头扣下来,王爷也得认了。”

    沈冬素想想道:“那如果地不在王爷名下呢?我家来开荒种棉,总不关王爷的事了吧?”

    刘管家笑道:“如此当然可行!我来找荒地,记到沈老太爷名下。”

    沈冬素笑道:“所花的银子,等作坊开始盈利,从我的股份里扣。”

    就这样,沈爷爷名下除了藕塘,又多几百亩棉地。

    谈完棉地谈作坊,沈冬素按后世大工厂的格局画的草图,先按一千台纺织机的格局建。

    棉纺织厂的防火要做好,工坊打了十二口大井,房子不是木头为主材料,而是砖瓦,每个房屋之间都建了隔火墙。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工坊未建,道路先修。

    冬天不能建房子,但能修路。先把主路规划出来,焚焚杂木野草,拿石头垫平。

    冬天普通百姓都没活干,一天管一顿干饭,六文工钱,多的是青壮来应征修路。

    沈冬素和刘管家一聊就聊了一个多时辰,还是胖厨子来喊吃午饭,她才去厨房边吃饭边和胖厨子商讨火锅店的事。

    胖厨子跟刘管家一样,对钱的问题不在意,刘管家是什么东西都觉得不贵。

    胖厨子同样觉得他定的价格不贵,但是你一盘羊肉五十文,一盘豆腐十文钱,一盘菠菜二十文,在光州这个小县城谁敢来吃?

    除了知道这是凌王的店,来拍他马屁的官府来光顾,普通百姓会被这价格吓的报官的!

    胖厨子振振有词:“京城的大酒楼都是这个价格,再说,这可是王爷开的酒楼,大冬天有绿菜吃,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沈冬素无语道:“那你回京城开去,定成天价我也管不着!但你在光州开,还是跟我合伙,那就得听我的!”

    胖厨子缩着短脖子道:“听师傅的,您别恼,您说咱哪里不合适,咱改!”

    沈冬素便他说自己的打算,二楼装修成雅间,专为城里有钱人准备的。

    而大堂则装修的亲民一点,价格不说便宜到谁都吃得起,可普通百姓一个月带全家人来吃两回,也能接受。

    牛羊肉定价高一点可以,但得另有一个亲民的荤菜,那就是鱼。鱼片火锅,价格便宜,同样美味。

    素菜像萝卜、白菜、粉丝、豆腐这些,只要三到五文一盘。

    绿菜价格高一点,可也不能高的吓人,要让客人狠个心也舍得点一盘尝个鲜。

    除此之外,火锅店跟别的酒楼最大不同的是,提供外带服务。

    就是打包锅底、酱料、配菜和片好的鱼片、羊肉片,带回家煮了吃。

    有些人想带家人来吃,可天寒路远,进一趟县城不容易,一看有半成品卖,肯定会买一些回家的。

    火锅吃法简单,主要就是底料和蘸酱,买回家煮跟店里吃味道一样香。

    “咱们服务好、菜品多、底料香,不愁生意不火!

    你别觉得这样赚的钱少,等咱第一家火锅店打出名气,立即就能以辐射的方式往四周县城开连琐店。

    等全国开满百八十家连琐店,那一季赚的钱,比一个城的税都多!”

    胖厨子茫然地问一句:“什么叫连琐店?”

    待沈冬素跟他一解释,他恍然大悟,同时又激动不已,当一家酒楼的厨子,跟比当百家连锁店的厨子完全不一样!

    “就是你家沈爷爷酸辣粉的招牌!”

    “差不多!我那叫连琐小吃摊,跟连琐火锅店可比不得。

    我觉得咱们现在考虑不应该是火锅店的生意。生意肯定火爆!

    该考虑的是后勤供应,得有长期稳定的食材,我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