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县太爷为媒到沈家下聘礼

    第124章 县太爷为媒到沈家下聘礼 (第2/3页)

皆摇头,在两人期待的注视下,二姨母一边去拿扫帚,一边急道:

    “是冬素要成亲了,下聘的媒人马上就到。

    赶紧把院子扫扫,快,把廊下晒的米线收起来。

    小盼你去准备笔墨,要写不少文书呢!

    冬素快去换身衣裳,也不用换,下聘女孩子是不露面的,长辈沟通就成了。

    红林你和他四姨夫快去换身衣裳,可是县太爷来下聘……”

    二姨母一惯的风风火火,可她已经开始扫地了,几人还没动,她不禁大急道:

    “快啊!县太爷要来了!”

    蒋氏看向沈冬素:“你姨母在说啥?她发烧了?”

    沈爷爷轻咳一声道:

    “她二姨母说的是真的,林钟当差的主人家是皇上的儿子,咱宜州城的王爷。

    他要娶冬素当王妃,请了县太爷来下聘,你们快去换衣裳,人马上就到。”

    蒋氏和沈父相视一望,看来沈爷爷也发烧了!

    直到莫修谨再次重申,他俩才将信将疑,虽然只有小盼看上去,脸色白的确实像是在发烧。

    但就算他发烧,他也不会说胡话。

    蒋氏都不知道王爷是干啥的,但她知道县太爷啊!

    县太爷马上要来她家了。她怎能不急?

    忙扶着沈父飞速回房换衣裳,又朝作坊那边高喊:

    “快来几个人,把院子里的米线收一收!”

    沈冬素扶沈爷爷回房,帮他找好衣裳,又忙去厨房做几道小点心,准备好茶水果干。

    等听到河堤那边传来吹吹打打的乐器声,接着好像全村的人都跑出来了一样,纷纷攘攘地挤在河堤处看热闹。

    确实这支送聘礼的队伍是到沈家,全村都沸腾了,沈家到是有两个待嫁的姑娘。

    可一个是未婚先孕,又落胎成了残花败柳的沈冬月。

    一个是天煞孤星命,还被退过亲的沈冬素。

    就这两个名声坏了的姑娘,在村民看来,哪一个也配不上县太爷来下聘啊!

    众人讨论着:“是不是来跟那个蔡家的女儿下聘啊?听说她是大官流落民间的女儿呢!

    县太爷肯定弄错了,以为那蔡姑娘还在沈家呢。”

    “我看也是,沈家两个姑娘,沈冬月这辈子算是毁了,冬素到是长的俏,性子也好,人也能干。

    可她那命格,哪个男人敢娶?

    冯文生不过跟她订了亲,都退亲了,还是有牢狱之灾……”

    就在这时,队伍到了沈家门口,一行足有百人,十辆马车排成长龙。

    县太爷下马,朝沈家高喊道:

    “宜州之主凌王,愿以一百零八担聘礼,求娶沈氏女冬素为正妻。”

    此时,不光是沈家村的村民,还有一路跟过来看热闹的村民,在那河堤上,足足围了近千人。

    小小光州城,何时有过这样的大事。对于缺乏娱乐的时候,这可是能够上十几年谈资的大事。

    现场不少孩子,吃到沈家和凌王府发的喜糖,直到白发苍苍之时,还跟儿孙说起这桩旧事。

    “当年,凌王求娶王妃,那聘礼足有十里路那么长,第一抬两只大雁送进沈家大门的时候,最后一抬还在凌府没出发呢……”

    “沈家门前,那是人山人海,比赶大集、赶庙会、塞龙舟还要热闹。那可是县太爷亲自来保媒提亲的啊!”

    “沈家是真好命,从此平步青云,还带着咱沈家村,成为整个宜州最富裕的村子……”

    这些当然是后话,同时老人家也有吹牛的成份,因为聘礼是拿车送的。

    就十辆车,根本不可能第一辆进了沈家,最后一辆还没出凌府。

    却说县太爷高喊之后,沈爷爷和沈父齐齐出来迎接。

    十车聘礼卸下车,把沈家院子摆的满满当当,只留下一条小道供人通行。

    外面的村民还在议论:“凌王是个官吗?还是县太爷的亲戚?”

    “不知道呢,咋有人的名字取个双姓?”

    “真有钱啊!这铁定是大富大贵之家的公子,瞧装聘礼的箱子都镶了金边。

    也不知道里面装了多少好东西?

    冬素是真有福气,可见命格之说不可信。天煞命啊照样嫁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