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活字印刷震惊皇上

    第168章 活字印刷震惊皇上 (第2/3页)

罪了所有士族。若他上位,自然是不会再由着士族壮大的……

    老翰林们相视一望,对批注启蒙书籍更认真了。

    当第一本有标点符号,有批注的《千字文》出版成册后,沈冬素亲手给每一位翰林奉上一本。

    她明显能感觉到这些老人的欢喜,激动过度不是大笑,而是喜极而泣。

    几位真心想开民智,想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想读书人不再只出自士族的老翰林。

    这一刻,喜极而泣。

    也许他们只是为教育界添了一块砖,加了一片瓦,但他们相信。

    就凭手上这本千字文,就凭这一块砖,也能敲开被士族垄断了千年的教育行业。

    与此同时,凌墨萧则送自将这本书送到了皇上案前。

    看上看着这本三岁时读的千字文,再一次打开,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页,津津有味,一字不落地读完。

    看着每一页正同的批注,看着断句的标点,再看着随书送上的活字胶泥。

    皇上同样激动不已,别人若许不懂这份东西的份量,皇上却明白。

    千年来读书人,官吏是都是出自士族,因为普通百姓想读书也没渠道。

    书院是士族的,书籍是士族的,历朝历代的皇帝想改革,推出科举制。

    可录取的名额,大半都是出自士族的。甚至大夏从开朝至今,还没有一个寒门状元!

    若是凌王书局真如凌王所言,凭这活字胶泥,一日印上千本书籍都不成问题。

    那普通百姓便都能读得起书,或许十年看不到成效,但三十年、五十年,必将打破士族的垄断!

    皇上猛地站起来:“带朕去看看那活字印刷术。”

    当皇上和凌王一起去往凌王府的时候,皇后自然接到情报。

    她一点也不在乎凌王又弄出什么东西讨好皇上,听说最近凌王府每天都有翰林出入。

    估计是写出什么奉承皇帝的锦绣文章吧。

    皇后淡定地喝着茶,听说最近长安城贵妇们流行喝奶茶,各种口味的。

    什么润肺的小吊梨汤,养颜的玫瑰红枣,都是那次姜氏的拍卖会流行起来的。

    皇后很快就喜欢上加了葛粉丸子的牛乳红茶,这种加红糖熬的小丸子,说是叫珍珠。

    这种茶也有个好的名字,叫珍珠奶茶。

    长安城的奶茶铺子如雨后春笋,东区有高档些的大铺面,北区一人一桶,也能熬煮驱寒的姜糖奶茶。

    皇后慢慢饮着茶,静静地等着那个消息爆发。

    凌王你就再嚣张得意几天吧!很快,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接到皇上要来凌王府的消息,沈冬素立即准备接驾事宜,她特地求几位老翰林先别走。

    皇上定是为了这新书来的,新书出版多亏了众位,应该一起接见皇上。

    果然,皇上进府后,先夸这有批注的千字文,称赞几位老翰林大义。

    又给了他们许多赏赐,还到翰林院发旨表扬,算是给足几位老翰林面子。

    沈冬素又说,等出版书多了之后,会一人送上万册,他们可以送回家乡。

    如此,即为家乡做一份贡献,又挣了清名。

    以后每一个读这些批注书籍成才的孩子,都是他们的学生。

    老翰林们大喜过望,这真是天降大功啊!

    怎么也没想到,来凌王府批注一本千字文,前后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就能得此大功。

    都悄悄跟凌王说,以后想批注别的书籍,他们还愿意帮忙。

    送走老翰林后,再带皇上去看活字印刷机。

    沈冬素亲自上手操作,这次没印书籍,而是让皇上当场写下一句话。

    皇上还报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书局出书,从敲定到雕刻再到印刷成书,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半载也是寻常。

    凌王这里竟然有能当场写字,当场印刷的机器,任谁也会怀疑啊!

    皇上不加思索,提笔写下论语中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沈冬素拿着纸,从她自己按拼音排列的胶泥中,将那些字一一打出来。

    然后皇上就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