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城郊的初秋和长安的八卦

    第283章 城郊的初秋和长安的八卦 (第2/3页)

望地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若说城外是热闹,那城内可以说是人声鼎沸,几条主街,从早到晚都是人挤人。

    通往基地的西城门,为了方便货物装载,和进出载有更多货物的马车,城门特地改建,除了人行的之外,还增加了一个货车通道。

    姜氏商行正在为今年最后一批海货做准备,这批货物出海之后,海港关闭,一直到明年二月才会有船回来。

    但在这期间并不是不收购货物,还会走陆地用马车送货到长安和江南。

    去年长安姜氏给沈冬素的生辰贺礼加年礼,是十月底送到的,没想到今年九月初就送到了。

    路变好走了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姜氏有太多事想跟沈冬素说,迫不及待地连信和礼物一起送来。

    沈冬素很有兴致地看了一下礼物,姜氏很了解她,从不送名贵易损坏的摆件或字画等奢侈品。

    送的首饰都是金镶宝石的,各种名贵衣料,成套的瓷器茶具,成箱的打成各种形状的金银锞子,说是给她过年赏人玩。

    长安的勋贵之家过年打赏,都是用这样的金银锞子。

    今年特地多增加了一箱礼物,是婴幼儿的衣裳和玩具,其中用大红包袱包起来的两身小衣裳,特地说明,是宝儿小时候穿的。

    勋贵之家,只有极亲近之人,才会送自己孩子的小衣裳给旁人。据说新生儿穿有福气孩子的旧衣裳,会沾上福气,平安长大。

    姜氏可能是怕自己不送,沈冬素会觉得她没把自己当至亲。送了,又怕沈冬素嫌弃宝儿有心疾。

    所以只送了两年,还单独包起来。另外还有一件奇特的礼物是,一个镶了银边甚至还有镶宝石把手的小铜盆。

    她开始以为这是给婴儿洗澡用的,觉得太过奢侈,这玩意应该呆在博物馆里,而不是放在家里用。

    在听嬷嬷说起才知道,这玩意叫‘镇痛盆’,一般是由分娩妇人的娘家人送,保佑妇人平安分娩。

    她不禁想到光州农村好像也有这个说法,不过一般是送个木盆,常有人跟沈父定制这种木盆,送给怀孕的亲友。

    像姜氏这样送一个镶钻的铜盆,还是头一回见。

    除了几个表姐妹,姜氏算她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朋友,人家每年每季都细心地准备各种礼物,而沈冬素对姜氏就很不细心,送的礼物大半还是从姜氏商行买的。

    沈冬素感叹地对月见道:“以后我要对姜氏好一点。”

    月见道:“王妃对姜氏已经够好了!若非王妃,姜氏哪有如今这般好的日子。”

    沈冬素摇头笑道:“话不能这么说,朋友之间,若总念叨着曾经的恩慧,那友谊是难长久的。”

    “再说,要不是姜氏自己争气,我想扶也扶不起来啊!”

    看完礼物,舒服地靠坐在软榻上,喝着果茶,看着姜氏的来信。姜氏的信,已经成了她了解长安八卦的重要来源。

    姜氏随信还附带了十几本今年拍卖行出版的杂志,说是听闻幽州也要做送货上门的生意,特地送来参考的。

    沈冬素随意翻了翻,有点小惊喜,杂志不光画了要出售的物品。

    已经开始有短篇介绍和文章,罗列穿衣配饰、香水胭脂的正确用法、妆容的画法、皮包、皮鞋的搭配……

    只是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还是重点介绍要出售的商品。

    但已经有了后世女子杂志的雏形,沈冬素觉得,再给姜氏几年,她一定能掌控长安时尚圈。

    她把杂志给月见等人看,让她们看完之后送去给谢清芷,小姑娘正在为上门送货生意苦恼,相信这份杂志会给她很多启发。

    再看信,先是问安,接着说宝儿的身体变化,还写了一个太医院给的新方子,让凌王妃帮忙看一下。

    这才说起长安的八卦事件,当然先说柳府的,柳侯已经出发去凉州了,因为凌王远征北疆,边关都要防守起来,很多武将都被调动了。

    柳侯本来要把两个儿子留在长安,说是请名师教导,虽然他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