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重生

    2 重生 (第3/3页)

那些十分粗鲁连一句话也说不上的男子吗?”

    蕊娘摇头,又娇羞道:“女儿自然是希望嫁得如意郎君。”

    韩氏理解:“娘也是打那个时候过来的,如何不知呢?正好你外祖母想接你过去京中,京城不比宣府,那里人文荟萃,你远在京中,有伯府撑腰,不必在此受你大姐姐的影响,岂不是两全其美。”

    话虽如此,蕊娘犹豫道:“我听说外祖母想把我许配给表兄?而舅母又不同意,这样的话我去了多尴尬啊。”

    韩氏却不以为意:“人要顺势而上,若是韩羡和别人两情相悦,你自然毋须去破坏人家,反正你外祖母信上早知晓你大姐姐的事情,说即便你和你表兄不成,也会替你许一门好亲。可若是成了,傻孩子,你就是泰安伯世子夫人了。”

    蕊娘连忙道:“不成,不成,我不想做什么泰安伯世子夫人,我从来没想过。”

    韩氏奇怪:“你为何不想?是觉得自己不配吗?当年杨玉环虽然出自弘农杨氏,但不过是个小小士曹之女,你的身份比她还高。你不仅容色清丽,美若天人,还性格清雅脱俗,又擅长歌舞,通晓音律。青年男子但凡见你一面,无不心驰神往之人,这些年多少人上门说亲的把我们家门槛都踏破了,你何必菲薄自己呢!”

    大抵在天下母亲心中,女儿都是最好的,一向温柔的韩氏如此说也不奇怪。

    所以,蕊娘觉得好笑:“我没有菲薄自己,可是我更愿意找似爹娘这样,一心一意对彼此,永远都不分离。那些公侯少爷,哪个不是三房五妾,女儿就是再美,也不过几日就看厌了。”

    韩氏见状,只好默默地道:“事在人为,你娘我当年还想过做皇后呢。”

    啊?

    蕊娘呆呆的看着娘,有些不可置信,因为娘在她心里一直都是淡泊名利的。

    韩氏见女儿张大嘴,忍俊不禁:“当年我也是准备入宫参选的,太后说起来,名义上还是我的姨母,我好歹也是伯府千金,虽说是庶出,可入宫我并不觉得难。只不过,你也知道,太后生有两子,一位是当今皇帝,一位就是小儿子晋王,晋王却不知何时见过我,于是向太后请求,让我做晋王妃。”

    “可偏偏选秀时,皇上也看中我了,我两下为难,故而装病回家,遇到你父亲。那时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意气风发,似烈火骄阳一般,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索性我二人结成连理。”

    听完之后,蕊娘觉得很奇怪,母亲既然是喜欢权势富贵的,无论嫁给晋王还是皇上,也不是不成,何必……

    韩氏见女儿疑惑,她苦笑不已,前世她就是嫁给晋王了,因为太后认为皇位给了大儿子了,心爱的女人自然要给小儿子。

    晋王也的确很喜欢她,但是他只是喜欢自己优雅美丽的容颜罢了,并不真的欣赏自己的内在,也不愿意了解自己,夫妻二人往往说话都说不到一起去,后来还嫌弃自己喜欢舞文弄墨。皇上知晓她婚后过的不好,很是自责,怕自己受到晋王苛待,特地赐下两位美人给她分担,还把晋王喊过去骂了一顿。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晋王原本就是从哥哥手里抢走的女人,一直认为她看不起他,有一次早上她蹲着替他穿鞋的时候,被他踢了一脚,吐了血。

    这样彻底惹怒了皇帝,皇帝又训斥晋王一顿,晋王受不了,就出去打仗,拼命的在战场上往前冲,最后死于战场。她之后又被皇帝召进宫中,刚进宫就被封为淑妃,不到两个月,又被封为皇贵妃,可谓是宠冠六宫。

    可是被当成全后宫的公敌,甚至对自己慈眉善目的太后对她横眉冷对,每日活的如履薄冰也就罢了,对皇上也是战战兢兢。皇帝的宠爱没有让她过的顺利,反而让她生的儿女总不明死亡,在入宫的第十个念头,她终于扛不住去世了。

    人虽然死了,但她的芳魂残留在了皇帝的一根马鞭上,这根马鞭辗转到了时任左都督府佥书孟珏手中,后来孟珏六十岁出征,和其养子以身殉国,随即大齐国破,河山沦丧。

    韩氏这才重生了,她不愿意再入宫,引起皇帝和晋王纷争,兄弟阋墙,过的如履薄冰,故而这辈子选了最后握住她的孟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