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封赏

    第一百九十章封赏 (第1/3页)

    至于这十多日的时间,刘备集团在休整的同时也没闲着,忙着封赏将士,消化战果。

    为时五个多月的战事,有功将士固然数不胜数,但阵亡将士也同样不少。

    作为军中主簿,这些琐碎的事情便落到了张恒头上。

    可他一个人又哪能处理完这些事情,便把荀攸、郭嘉、徐荣全都调了过来,一起忙活这一摊子事。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战事郭嘉表现实在过于出众,战后刘备便任命他为随军司马,参军事,类似于高级顾问的职位。

    士卒的封赏倒还好说,说穿了无非是四个字,升官发财而已。

    此时军中自然是没有多少财物的,但这并不妨碍张恒先把大饼画出来,之后再分期付款。

    至于官职,倒也好说,直接升迁就是。

    让张恒为难的,还是各位将领的赏赐章程。

    此战下来,关羽、张飞、张辽、太史慈等将皆有战功。关羽、张飞、太史慈还好说,本来就没什么官职,如今按照军功,弄个校尉、中郎将之类的职位倒是合情合理。

    只是张辽和徐荣,这俩本来就是中郎将级别,再升就只能是杂号将军了。

    可连刘备本人如今才只是个杂号将军,他俩要是升上去就和刘备平级了,于礼不合。

    但你又不能不赏,所以张恒思来想去,都没能拿定主意。

    就在张恒左右为难之时,郭嘉这个小机灵鬼却给出了一个答案——封侯!

    并非列侯,而是关内侯,有其名而无食邑。

    闻言张恒目光一亮,当场表示同意。

    最后一个为难的地方,便是刘备本人的封赏。

    整场战役下来,不管谁出力多谁出力少,首功都只能是刘备本人的。根据地的事儿,张恒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但刘备该升任什么官职,还得仔细考量一番。

    这次出主意的却是荀攸。

    “主簿,如今伯慎公与在下叔祖已从雒阳脱身,自然该上表辞官。如此一来,朝廷的三公职位便空下来两个,在下以为,主公可以接任其中之一,至于是太尉还是司空,还请主簿定夺。”

    闻言,张恒当即点了点头。

    “公达所言甚是,以玄德公的功劳,便是出任三公也名正言顺。”

    回头就问问伯父,他若愿意辞官,那就让刘备出任太尉。若是不愿意,便让刘备出任司空,虽说太尉才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但朝廷三公向来平起平坐,倒是无所谓了。

    至于爵位嘛……

    昔年中山靖王有一百个多个儿子,其中一个名叫刘贞,被封为陆城亭侯,正是刘备的直系祖先。而后因酎金夺爵事件失去爵位,如今正好让刘备光耀门楣,恢复昔日先祖荣光。

    这么理了一通后,封赏之事算是彻底定了下来。

    之后,便是阵亡将士的抚恤了。

    这个倒是容易解决,刘备的兵马大多是最近归附,底子是雒阳禁军和西凉降卒,家眷大多不在身边,就算想给抚恤也找不到人。

    不过张恒还是下了命令,将阵亡将士的名字录入名册,将来若能找到其后人,再加以抚恤不迟。

    一连串的忙碌下来,共历时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