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情义值几个钱?

    第二百二十七章情义值几个钱? (第1/3页)

    真定是个好地方。

    这是张恒在城中待了数日之后,得出的结论。

    怎么说呢,这里的百姓虽然淳朴,但骨子里却有一股凶悍气概,不然之前也不可能自发结成队伍抵御盗匪。

    古语云: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百姓们虽然武德充沛,但对自己人,却是极为关爱。

    尤其是在张恒对真定百姓大恩的情况下,就愈发能感受到真定百姓的热忱。

    无论走到何处,只要有人认出了张恒,马上就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好几天下来,搞得张恒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索性待在房中不出去了。

    百姓们的道德观是非常质朴的,他们心中只认定一个道理——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谁对我坏,我就加倍奉还。

    这道理,比海深,比天大!

    张恒虽然过得惬意,但赵云却一直有些惴惴不安。

    无非还是之前斩杀张白骑的事,担心张燕兴兵报复,这几天一直派人在城外打探,生怕大军抵达时自己来不及反应。

    说到底,他还是不敢相信,张恒仅凭一封书信就能化解兵戈。

    开玩笑,毕竟那是张燕的义子啊。

    以己度人,谁要是杀了自己的亲人,赵云势必要跟他不死不休。

    这个担忧一直持续到三日之后,赵云便收到了张燕的回信。

    都不用看信的内容,见到派去送信的人全须全尾地回来之后,赵云便猜到此事多半有了些苗头,赶紧拿着书信快步往家走去。

    此时,张恒正半躺在院中凉亭内看书,旁边董白拿着把羽扇给张恒扇风。

    时进夏季,天气已经有些炎热,张恒本不想待在凉亭中的。

    但奈何如今董璜和自己同在一个屋檐下,要是董白在房中帮自己扇扇子,指不定这厮会怎么想,便只好在外面。

    当然,张恒可没有使唤人的习惯,这都是董白自愿为之。

    见赵云大步走进来,神色焦急的同时手中还拿着一封书信,张恒便猜到张燕那边有了答复,遂连忙站了起来。

    “拜见长史!”

    赵云拱手行礼。

    “张燕回信了?”张恒笑道。

    “长史英明!”

    赵云点了点头,将书信递了过来。

    张恒接过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

    张燕这厮……倒也算得上一个聪明人。

    “长史,张燕怎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